2023-05-10 14:56:27
本来想写读书笔记,可是因为没有找到《What Maisie Knew》这本书的中译本,而且对照着日文和英文两个版本阅读起来蛮吃力,所以并没能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小说。为了更快地理解文本,想方设法偷懒的我选择先看电影,所以本周的文章又是一篇结合文学文本分析(理论)和电影研究(实践)的笔记。
▼ 文 | 小蚁
我们如今观看的故事片,阅读的小说通常是虚构的文本(Fiction),它们都是一种想象的结果。一种区分小说和历史(或者也可以用于区分故事片和纪录片)的说法是:历史记录的是特定且唯一的人和事,小说则是通过看似特殊的故事讲一种普通人的普遍生活。但这并不是说虚构的文本就是不真实,毋庸置疑,很多优秀的小说和故事片恰恰更可以展现生活的真实,这种真实可能是客观生活(服饰、饮食习惯等)的真实,也可能是内心情感(心理、道德)的真实。上述两种真实分别代表虚构文本真实性的两个极端,如今分别被称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而大部分的虚构文本徘徊于这两个真实之间。在分析这些不同程度反映真实的虚构文本时,需要注意其基本的组成要素:情节、人物、背景等。
这篇文章打算以改变自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中篇小说《What Maisie Knew》的同名电影来分析虚构文本中的上述组成要素。在正式开始分析之前,简单介绍一下作家:亨利·詹姆斯被称为19世纪美国继霍桑和麦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小说家,也是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大文豪。我现在所在的某日本大学的图书馆中有两整套英文原版亨利·詹姆斯全集,和他的各个小说的单行本、信件集,以及关于他的研究的著作,这些书摆满了图书馆的一整个书架,在日本寸土寸金的图书馆中,这种阵势不容小觑。
亨利·詹姆斯的很多图书也有被翻译成中文,只是我尚未找到《What Maisie Knew》这个中篇小说的中文翻译版本,所以一直不太确定这本书的中文译名。同名的电影分别被翻译成《单亲小小姐》(港)、《梅西的世界》(台)、《梅奇知道什么》(豆瓣),“单亲小小姐”这个译名已经完全脱离了原著的名字而更加重视故事人物的身份,“梅西的世界”显然受到了《苏菲的世界》的影响,而豆瓣词条上的名字看起来很像翻译软件的直译,但是(以我浅薄的英语知识看来)原题目表达的似乎不是一个问句,即不是在问“梅奇知道什么”,而是一个陈述句,所以觉得将日文版译名《メージの知った事》翻译成中文——梅奇知道的事——或许更贴合题目的原意。
「人物」
人物可以说是一个故事的核心要素,人物的性格更是引导整个故事进程的关键存在。作者表现一个人物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作家可以直接在文本中写道“他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物”,像下定义一样给一个人物填上很多性格要素(电影则是通过旁白描述);另一种方法则是作者隐藏起来,通过展现人物行为的方式,让读者来推测人物是怎样的性格。如今后一种方法被视为更高级的叙述,而被广泛使用。
间接展现人物性格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他人的评价、人物的外貌(或者他的衣着、使用的东西等)、人物间的对话、具体的行为、人物的内心独白等。《梅奇知道的事》中,梅奇是一个已经破碎的家庭中的小女儿,两位家长极尽全力地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但却谁都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反而是两位家长的新情人们(梅奇的继父继母)长时间陪伴着孩子。电影中没有谁具体地评价过梅奇这个小女孩,不过继父林肯曾经对她的生母说过:你配不上她(梅奇),来表示一种对忽视孩子的母亲的责备,同时也表达出他对梅奇的喜爱和理解。
电影中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人物的外貌,比如梅奇就是那么乖巧可爱又美丽的小女孩,比如父母在离婚后分别在各自的家中给梅奇布置了精致的儿童房,通过房间中精心的设计我们可以知道梅奇的父母大概都属于中产(或以上)阶级,换句话说就是不差钱,不过也正是物质上的充足让我们更加注意到小女孩不安的精神世界。
梅奇很爱自己的亲生父母,但她的父母却各自希望自己可以垄断梅奇的爱,并以告诉对方“梅奇已经不爱你了”的方式来伤害对方。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梅奇住在父亲家中时,母亲托人给梅奇送来鲜花,而父亲觉得这些东西没有必要让梅奇知道而将鲜花直接丢进垃圾桶。躲在窗户后面的梅奇看到了这一切,并偷偷捡回鲜花藏在壁橱里,当继母马戈发现了鲜花并询问梅奇是怎么回事时,梅奇回答道:这是妈妈寄来的,但是爸爸把它扔掉了,因为他对鲜花过敏。
上述的电影叙述中,并没有出现旁白或者人物内心独白,梅奇默默观察着她的父母,我们默默地看着梅奇,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个小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她的父母把她当作一种武器,希望她可以通过她对父母其中一方的讨厌而达成某种胜利的时候,梅奇选择继续爱她的父母,并为他们的行为辩护。
「视点」
故事中的视点设定也很重要,基本的设定有全知视点、自知视点和旁知视点。全知视点看起来像一种客观叙述,每个人的内心戏都可以摆在纸面和屏幕上,读者和观众了解一切。自知视点常常是第一人称叙述或者聚焦于某个人物的视点,推理悬疑的故事常常采用侦探一方的视点(这种故事如果用全知视点的话,用不好就会显得主角有点蠢,有具体例子,这里不说)。旁知视点中,故事的叙述者通常不参与到故事之中,或者在故事中扮演一个不那么重要的角色,比如主角的朋友或者某个事件的见证人等。采用这种视点的另一个可能性是主角已经去世,后来的人像揭秘一样去采访TA生前接触过的人,通过这些旁人的叙述来塑造主角的形象,比较经典的例子一个是铭刻在电影史上的《公民凯恩》,以及最近的电影《至爱梵高》。当然三种视点不能完全概括全部的故事叙述手法,实际叙述中这三种视点常常互相渗透甚至互为内环,总之实际操作起来要复杂得多。
《梅奇知道的事》中,原著采用了全知视点的方法叙述,通过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梅奇的父母有多么仇恨对方,多么不遗余力地想要伤害对方,也可以知道周围的人对梅奇的关爱,以及梅奇天真无邪的内心和她对这些事情的理解。而电影中将视点聚焦于梅奇一个人身上,所以电影呈现出来的事一个小孩子眼中看到的世界。电影中对于梅奇的父母为什么会离婚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就像梅奇的父母也没有认真跟梅奇解释过一样,我们跟着这个小姑娘一起看着她的父母突然离婚,并展现出了很丑陋的一面要争夺她的所有权,之后又常常突然把她送到对方的家里,或者塞到继父或者继母手上,说太忙没时间照顾她或者马上要出差云云,然后某一天又突然出现要立马带她走...我们跟着梅奇穿梭一个又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空间,通过共同经历这种不安定的生活感受一个小孩子的情绪,这就是第一视点带来副产品之一。
「情节」
故事的情节,粗暴地讲是人物行为的总和,而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素之一,是人物之间的矛盾。矛盾可大可小,国家之间的冲突、战争是矛盾,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也是矛盾,童话故事中常常简单地呈现一种“善”与“恶”之间的矛盾。电影《梅奇知道的事》中,梅奇的父母之间的矛盾是他们要离婚,要孩子的抚养权,这是电影中最明显的矛盾,因为他们甚至不能平和地对谈,每次谈话都以吵架(恨不得动手那种)结束。梅奇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就是她需要父母的陪伴,而父母却因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达成她的愿望,这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梅奇和父母之间不可避免地疏远。
如果从矛盾发生的经过来看,矛盾的起点:梅奇的父母离婚两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经过:分别争夺到一半抚养权的父母开始“分期”带孩子,但是由于父母过于忙碌,带小孩的事情分摊到梅奇的继父继母身上,结果:梅奇同父母之间开始生疏。很多故事会在结尾处强行大团圆,给故事或事件一个想象性解决的途径,但《梅奇知道的事》的结局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未完待续的飘忽状态。想到同样以儿童视点叙述的《人生密密缝》的结局,小友最后放弃成为伦子的养女而决定回到生母的身边,。简单比较一下《人生密密缝》中的小友和《梅奇知道的事》中的梅奇,会发现她们都是需要父母陪伴的小孩子,不同的是小友(或许因为她的年纪大一些)已经形成一种相对比较有个性的性格,这种性格有些像她的母亲,有时候看起来不那么礼貌,但是在她认识了伦子之后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发生了改变,换句话说我们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一个有缺憾的小孩子逐渐走向完整的过程;梅奇则像一个尚未受过伤害的完美小孩,但是她在父母离婚过程中遭遇的一切我们都亲眼见证,而我们在这个故事中看到的则是一个完美的阳光小孩逐渐变得阴郁的过程(顺带一提,控诉小孩子在成人世界遭到的伤害似乎是亨利·詹姆斯小说中常见的主题)。如此看来,《人生密密缝》的情节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正向故事,而《梅奇知道的事》讲述的却是一个关于小孩子阴郁性格养成的负向故事。
参考文献:『文学の学び方』.L.T.ディキンソン 著.上野直蔵 訳.南雲堂.2009.
题图来自电影《梅奇知道的事》。
文 | 小蚁
每周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