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这些方法助你走出低效阅读

2023-05-10 14:56:27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据说每天世界上有超过4000本书出版,这意味着你这一辈子都读不完今天出版的书。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以外,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兴起,自媒体迅猛发展。可以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信息环境,简直可以用“洪水”来形容。各种图书推荐、微博、公众号、朋友圈的“红点点”,将我们的时间淹没。

 

因此,提高阅读效率,有效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素材,成为了现代人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来自日本的原尻淳一教授阅读了百余册阅读方法的书籍,并结合自身阅读体验写出了《高效能阅读》一书。他在书中根据读书的四个不同成长阶段,给出了89条读书技巧,贴合生活,设计独特,体现了他的阅读智慧和生活哲学。

 


说到读书的成长,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学生时代学到的读书方法就是一篇关于读书的课文,记得讲到了略读和精读,这是唯一关于读书方法的记忆了。后来断断续续读书,都是随性而读,不得其法。直到遇见[美] 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才对读书方法有了了解。那些年,老师口中提起却不曾告诉的“方法”,我终于在书中找到。


 


如果说《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关于读书方法的系统化教材,那么,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阅读》就是一份更细致、贴心的读书技能宝典。说是读书技巧,其实这些技巧同样适用于我们生活中各种需要阅读的领域。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碎片化信息中有效获取知识,为我所用。

 

下面,结合读书成长的四个阶段,和你分享我印象深刻的几个读书技巧:



 

一、读书初级篇:变得喜欢读书


你喜欢读书吗?许多人都想要读书,但是常常拿起一本书却读不下去,甚至一读书就犯困,渐渐的,他们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原尻淳一在书中提出的第一个技巧,就可以解除这些“不善读书”人的烦恼。

 

读书技巧01 达尼埃尔.佩纳克先生的“读者权力十条”


法国当代作家达尼埃尔.佩纳克在著作《宛如一部小说》中介绍了读者权力十条:

 

 


 

看完之后,是不是松了一口气?我特别有共鸣的是第二条 跳读的权利,对于自己不感兴趣或者看不明白的地方,我就直接跳过去接着读。还有第八条随意选读的权利,浏览书的目录后,我通常会做出决定:先读哪个章节,哪些地方是我要重点来读的,有的就只要略读一下即可。因为,其实一本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后能起到作用的,可能就是一个片段,或者几句话,当然,这些也已经足见其价值。

 

如果想要变成“读书体质”,最主要的还是要找到自己读书的动力。原尻淳一在书中提出:有了兴趣才会行动,有了行动才会学习真正的学习=“3D”ד2D”

 

读书技巧03:从“2D学习”到“3D学习”

 

学校教育,多数是基于教科书进行的,也就是说,其基本形式都是平面纸媒上所写的内容,从小学到大学,主流教育都是这种“2D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问题在于,学生空有理解但是缺乏实际感受,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也不知道如何将其活用于生活,自然会感到无趣。

 

但是,学习的兴趣并非源自2D,而是来自真实的现场,即3D。现实(即三维信息)才是我们需要的。所谓三维信息,就是我们生活着、接触着的现实世界的信息,这也是本书所说的“3D学习”。

 

简单来说,要成为热爱读书的真正学习者,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好奇、感兴趣的领域(3D),然后再结合纸面阅读(2D),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学习。

 

例如:领导曾交给我一个任务,做一个主题为“如何评价儿童画”的讲座。我自知浅薄,于是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主题书籍阅读,将不同作者的观念进行搜集整理,再结合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最后整合成一个分享。现在回头看,这个将“3D”ד2D”的过程,对自己的促进很大。



 

二、读书中级篇:速度/构思创意


这一部分是我阅读这本书的重点,即如何做到作者书名中所提出的:高效能阅读,重点之一就是怎样提高阅读的速度。

 

读书技巧39:通过目录读书把握结构,预测内容

原尻淳一提出:速读术的关键在于“对关键词做到心中大致有数,快速、多次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或许你会说,我没那么多时间读书,速读高手告诉你,一本书(这里主要指商业、社科等实用类书)大概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读完,有人一年能读200本书。具体可以这样来做:

 

1.首先进行“目录读书”

仔细阅读目录,就可以对整本书的结构有一个大体了解。寻找“关键词”,选好自己想看的章节。关键是,要把自己当成作者,具体想象自己会写什么内容(预测)。

 

2.根据目录,对特定章节进行“跳读”

在自己觉得重点必须读的位置贴上便利贴,便于过后仔细重复阅读。这一步也可以说是通过追寻关键词,迅速把握书的整体感。

 

3.仔细阅读便利贴的前后部分

将阅读目录后所想象的假设与正文内容对照,找出“差异”。这时,可以把自己仔细阅读后的意见、新的假设,或创意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我用作者提出的速度方法快速读完了这本书,但是发现,前两点容易做到,最后一点提出意见、假设和创意却很难。这一点其实就类似于我国宋人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怎样从作者的书中有长进,阅读后跳出书本的独立思考很重要还需努力。

 



三、读书高级篇:编写原创教科书,使知识立体化


读书技巧52:垂直阅读与水平阅读

 

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作或者生活领域成为“通才”还是“专才”?

 

对应到阅读中去,若想成为通才,需要在水平方向上阅读所有专业领域的书籍,称为“水平型阅读”。反之,如果想成为专才,在垂直方向上深化特定领域的读书是不可或缺的,广泛、深入地领会特定专业的读书,称为“垂直型阅读”

 

说到“通才”,不得不让我想起天才达·芬奇,除了是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和作家。真正在各个领域都精通的“通才”毕竟很少,普通人的“通才”或许更多的是各个领域都知道一些皮毛,泛而不精。

 

我想到,滴水穿石的启示之一是集中力量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职场或者读书也是,关键还是要在掌握“普遍技能”的基础上强化“职业专业技能”,也就是要深入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垂直阅读,而后,再进行拓展自己宽度的水平阅读。

 

读书技巧57:把读书的七成投资在垂直型阅读上

 

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做感兴趣的事情,帮你挖掘深度。了解你不感兴趣的领域,帮你拓宽广度。很多人在选择书的时候,很容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结果自然就有失偏颇。读书就像吃饭,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身体营养均衡,我们需要有一个读书的“投资基准”。

 

原尻淳一在书中例举了谷歌公司的投资基准比:70:20:10模式。根据该黄金比例,谷歌将70%的资金和时间用于充实现有服务,20%用于充实现有服务的周边服务,10%投资全新领域。

 

我们可以把这个基准引入到读书中来:

  70:20:10模式

 

这一模式不仅适用于读书,还能活用于各种活动,作为参考基准。

 

 



四、读书产出篇:用于产出的体系创建和结构化

 

读书技巧88:读书的终极目的在于著书立说

 

人类是喜欢表达并被评价的生物,我们之所以探讨这些读书方法,终极目标可能都要归结于“自己写书”。写书,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遥不可及、想都不敢想。但是,所谓“产出”,其实也可以从看完一本书之后的书评开始。

 

我以前看书是兴趣、好奇心的驱使,但是漫无目的。所以,回头看看书架上的那些书,留下印象的片段很少,几乎都白看了。现在看书,我除了因为兴趣,还带着一个目标,就是看完之后要写书评。有了这个目标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书有了更加主动、深入的了解。看书,写书评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如果没有高质量的输入就很难做到后期的输出。

 

我在鼹鼠的土豆老师的写作课中看到一段话,觉得特别好:书评是写作的一种,当你把书评看作自己写作的起点,看做自己的思维、职业必备技能提升的起点时,你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同时,这个时候,你或许也能因为坚持而走得更远。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质量的阅读,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阅读》不失为帮助我们在信息洪流中撷取有效信息的技能宝库。

 

坚持阅读、思考、产出,总有一天,知识和思想会从点变成线,再由线变成面,继而从面变成立体,不经意间,会成为你自己的“成功因果律”。


谢谢你的时间:)


相关推荐:我还写过另一篇,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的书评,有兴趣可以查阅哦

“烂笔头”怎样胜过“好记性”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小说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