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母为何没有成为贾宝玉口中的鱼眼睛?

2023-08-30 11:33:27

贾宝玉有句话,因为常常说,连怡红院里小丫头春燕都学会了,这话是这么说的: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幺变出三样来?(第五十九回)

春燕边陈述宝玉这话,边说这话是“混话”,可见就连那些小丫头,都觉得宝玉有那些“呆根子”,只是春燕同时说这话“倒也有些不差”,看来她从生活中感悟到了某些东西,并对应上她主子讲的话。

春燕举例是这样的,她说她妈妈和姨妈两个老姊妹越老越把钱看得真,先前老姊妹两个在家,抱怨没有差事,没差事自然就没有银钱进来。后来因为建了大观园,管事的把春燕挑出来,正好分在怡红院,家里省了她的吃穿等费用,此外每月还有四五百钱的收入。

再后来她们老姊妹去梨香院照看芳官她们,领了干女儿,这几年着实宽裕很多了。可却还嫌不够,所以春燕暗自觉得好笑。

春燕这种想法,想必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有同感或经历。其实细想想也不难理解,年少之时,没有面临太多压力,所以比较无忧无虑,但人到中年,压力太多,可银钱总是最实在的东西,自然会显得十分现实或“贪得无厌”,这个道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一样的。

在《红楼梦》里,有“鱼眼睛”倾向的中老年妇女真不少,如果照宝玉的标准,那些已婚女人,王夫人和邢夫人都是“鱼眼睛”,因为这两人都有伤害贾府底层丫头的实际行动和心理倾向,而薛姨妈又是个十分“嘴碎”的人,唠唠叨叨。至于刘姥姥就更不用说了,她在宝玉眼里,大概是一个粗鄙村妇。

而宝玉的嫂子兼表姐王熙凤,尽管宝玉和她关系不错,但以凤姐放钱出去、设计陷害尤二姐等行径,恐怕宝玉难免腹诽凤姐姐自从嫁了琏二哥哥,也沾染了汉子的气息,变得可憎可厌了。

可即便如此,贾府仍有一人是例外,她嫁了男人,也在贾府生活了几十年,但却依然保留了一些“光彩宝色”。她就是贾母。

贾母的一生,可以说福禄寿俱全,在平均寿命不长的封建社会,她和刘姥姥能活到七八十岁,那是相当高寿的。这且不说,贾母还在一家两门国公府的贾府享有几乎至高无上的权力,贾家整个家族基本都要看她脸色行事,荣府如此,宁府贾珍夫妇在表面上也对她保持十足的尊重,这份荣耀和体面,天下大约没有多少人能享有。尽管她生气时自称一生没养个好儿子,但她若翻脸,从贾政贾赦到王夫人邢夫人等一众儿孙,大约也只能顺从她的意愿。

再者,无论是荣华富贵还是高官厚禄,她都经历过,也都享受过。打从出娘胎起,她就是尊贵史侯家的女孩儿,嫁了人又是嫁到荣国府这样的富贵之家,还平平安安顺顺当当活到了七八十岁,虽说经历了青年丧夫老年丧女的痛苦,但毕竟身边也有儿孙伴着,尤其是自从贾琏娶了王熙凤,凤姐那鬼灵精,每天必然少不了的一件事就是讨她开心,承欢膝下。而宫里的长孙女贾元春封妃后,贾家更是持续了一段时间,维持着表面的富贵和体面。

贾家虽然内部矛盾重重,但大家到底还算维持着表面的和气,贾母晚年的生活,其实还是比绝大多数老年人幸福快乐得多。

正因这些原因,贾母一生大体是顺心如意的。她不缺吃不少穿,日常起居全有人照顾,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生活,有追求一切人世享乐之事的资本和条件,她甚至还可以插手干预儿子教训孙子的事。这样的生活,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却始终无法得到的。

刘姥姥一句话总结得好:“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

而贾母之所以没有活成鱼眼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的这种享福的生活和命运。

她不像刘姥姥,需要出卖尊严和体力去面对生活,去土地里刨食,去侯门贵族露脸。

她也不像春燕的妈和姨妈那些婆子们,在长达几十年的岁月里为生计发愁,担心家里的吃食从何而来,怎样又能从主家获得更多“永远基业”。她享有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自然不需要像乌眼鸡似的去和人争。

尤其是,当她熬过了贾府同辈人之后,已经是“多年媳妇熬成婆”,也就更不需要再去看哪个婆婆的脸色,反而是几个儿子、儿媳、孙子、孙媳,乌压压一大屋子的孙子孙女要看她的脸色。

贾母自幼在成长环境和后来的生活环境里潜移默化得到的生活品味、处事智慧、阅历见识必然不同于众人。

连王熙凤从金陵王家那样的家族出生,只因晚了几十年,没能赶上家族最为鼎盛的时期,就有很多没见过不懂的东西,对于蝉翼纱和软烟罗都分不清。非但王熙凤,就连薛姨妈,她同是王家的女儿,皇商薛家的媳妇,也说没见过那些纱罗。

是以贾母的一生是享乐的一生,只是她的享乐远不同于贾府男人那种粗俗鄙薄无耻的享乐,贾母的享乐,依然透着宝珠般的光彩,那是有品位有追求的、于人于己无害的享乐。

贾母便笑道:“既是她们演习。何不叫她们进来演习。她们也逛一逛,咱们可又乐了。”凤姐听说,忙命人出去叫来,又一面吩咐摆下条桌,铺上红毡子。贾母道:“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回来咱们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又宽阔,又听得近。”众人都说:“那里好。”……只见一个婆子走来请问贾母,说:“姑娘们都到了藕香榭了,请老太太的示下,就演罢还是等一会子?”贾母忙笑道:“可是倒忘了他们,就叫他们演罢。”那个婆子答应着去了。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

贾母没有活成“鱼眼睛”,她懂得如何享受生活,知道怎样能更有品味地、更讲究地活着。她对美或艺术都有很高的追求和欣赏水平,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从出生到嫁人,从小到老都活在封建贵族社会顶层。

比如,她能带着一众儿孙女仆们借着水音听曲音,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她自称最会收拾屋子的,三两句话就把林黛玉的潇湘馆鄂薛宝钗的蘅芜苑收拾点缀了一番,且不违原本风格,把宝钗的屋子布置得“包管又大方又素净”。

她有品位,还拒绝俗气。她发现她们姊妹们不俗,也乐意看到她们学着收拾屋子。

她能欣赏雪中抱梅的薛宝琴,知道她这个人配上这幅景,像极了那屋里挂的仇十洲的艳雪图。

她珍藏这绣璎珞的慧娘的女红藏品,一道元宵节,就拿出来摆上,这说明即使到了一把年纪,她对美依然有执着的追求。

贾母无疑是幸运的。她之所以到了七老八十还活得潇洒自在,这跟她的出身和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但另一方面,对于宝玉而言,他也许不该过多苛责那些活成“鱼眼睛”的婆子们,诚然,贾府中下层的管事媳妇婆子如周瑞家的或春燕的娘有她们各自的可恶之处,但刘姥姥却是质朴善良的。

可身在富贵丛中的贾宝玉,无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遭遇,而只是一概而论,一杆子打倒所有人,看不到她们的难处,也看不到现实,他不知道,不是所有女性都能有他老祖母那样幸运,包括他家里的姐姐妹妹们,也许不会成为鱼眼睛,但个个都是入了薄命司的苦命人。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小说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