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本书免费送 | 我们阅读,是为了不被同龄人抛弃吗?

2023-05-10 14:56:27

大家好,这里是乡村笔记Beyond The City。

 

从中学到大学,身边的老师推荐过不少书,但唯独有一本会不断重复——《乡土中国》。它是我们入门学术的基础,阅读《乡土中国》是我们认知所处社会必不可缺的一环。


《乡土中国》作为一本经典,一直是我们作为一个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人,从中学到大学不可不读的著作,世界读书日期间曾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推荐的阅读书目。


今天,我们想发起一个活动:办公室已经摞着100本《乡土中国》,而我们想把它们送给热爱读书或渴求知识的你。

 


这次送书活动的主题是“读自己喜欢的书,营造我们自己的小世界”。


现在有不少人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包括去购买越来越多的知识付费课程。不过生活的经历通常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如果太用力去做一件事,不仅会很累,结果往往也只有预期的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是负数。

 

任何需要经过他人来传递的知识获取方式,包括上课听讲,都不如自己一页一页翻书来得有启发。


即使大多数书你看了之后,其实对于那些所谓的知识点不会留下什么印象。但你会记得一些看似无用的细节,藏在时间角落的抽屉里,在未来的日子里重新拉开,依旧光彩熠熠。

 

“无心插柳柳成荫”,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接下来的文章有一千二百余字,阅读只需仅仅两分钟。如果你看到这里已经直打哈欠,不妨直接划到底部,参加本次送书活动。


当然,如果你尚有所空暇、有所思索,想要探索“为什么我们要阅读”,或者“为什么要让孩子阅读”——


究竟读书是为了不成为那个“被同龄人抛弃的人”,还是为了什么其他竞争、增长见闻等目的,抑或没有目的——顺其自然,让孩子自然生长?


那就不妨,继续读下去吧。


1

我们阅读,是为了不被同龄人抛弃吗?


“I am part of everything that I’ve read.”——我立足于我所阅读过的一切。

 


阅读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不过,有人却太喜欢用“对我的专业有没有用”、“能不能帮我赚钱”之类的标准来衡量读书。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在朋友圈里看见,“你读的书,决定了你的生命层次”、“这些书,和你的日常生活有关”……

 

那些劝我们多读书的人,比较直白的会说,“多读书,长点见识能帮你更好地在社会立足”;比较有技巧的会说,“青春和成长就是一个疑惑不断出现的过程,而阅读能帮你解决疑惑”。


 

似乎,只有一本书和人的现实生活发生了关联,能帮人达成某个目标或回答什么问题,它才有存在的价值。

 

甚至是想要卖书的书商,也会费劲脑汁写一篇软文告诉你:“不读书,你就会被别人远远甩在身后”,试图让你焦虑、恐慌。

 

2

我们的天性:无关功利,无关学习,无关成长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小学和初中的时候,看的哪些书:



《神奇校车》

《昆虫记》

《淘气包马小跳》

《男生日记》

《女生日记》

《海底两万里》

《那个骑轮箱来的蜜儿》

《皮皮鲁总动员》

《明朝那些事儿》

《天龙八部》



和大家一样,我的童年也是各种童话书、故事书、武侠或历史小说。

 

也曾经有人,在我看《大灰狼罗克》时对我说:“这种书你以后还是少看,文字太直白简单,没什么意义。”

 


他的意思是,想让我去看一些像成功秘诀、名人自传之类的书,比如《李开复自传》。当然,我没理会,而且又继续买了一系列皮皮鲁的书。

 

一本书,是一段所有人都未曾经历过的人生。


人天生喜欢故事,寿命的局限让我们在怀揣一种安于天命的乐观豁达的同时,也想要想翻过时间、空间的不同侧脸,去体验那些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世界。

 

无关功利,无关学习,无关成长。这是我们的天性,是我们在未来不会被漫长的学习、工作、竞争拖垮的最后一点屏障。

 

告诉你读什么什么书对你有好处,是一种善意,同时也是一种对天性的压抑。

 

3

读书,让你不会成为除了读书一无所知、一无所长的人

 

到了高中,我看的书变成了这些:



《鬼吹灯》

《龙族》

《世界伟大城市的保护:历史大都会的毁灭与重建》

《全球通史》

《世界起源》

《最寒冷的冬天:人眼中的战争》

《超禁忌游戏》

《盗墓笔记》

《菊与刀》

《丝路学研究:基于中国人文外交的阐释框架》

《花间集:让我们重拾内心遗失的美好》

《星际掠食》

《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

《安得盛世真风流》


 

有社科类书籍。有网络小说。有城市设计规划的书。有物理书。有科幻书。有历史书。有古诗词。

 

总之,那时候只要觉得书名有趣,书的封面好看,就会买一本来看。

 

它对我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吗?其实我不知道,因为它们都是课本之外的拓展延伸,考试几乎不会涉及。


我也时常问自己,看完这些书后,我有什么问题得到了解决?生活里的点点滴滴经验,书本是否早就教给了我们?

 


我依旧不知道,因为这因人而异。至少我从来不会怀着某个疑问而去看书,因为那太刻意,反而会忽略书真正想要传达的东西。

 

这些书,为我营造了一个小世界,让我能够跟随自己的喜好找到方向。

 

高二时,因为看科幻和物理的书,写过一些粗浅的科幻文字;后来喜欢上历史,笔锋开始转向青铜器、古代都城和夏朝,洋洋洒洒也曾有过二十万字。

 

当然,我脑袋里关于历史、建筑、科幻等方面的知识和笔法,在后来的考试中乃至学习生涯中没有占据任何位置。我高考考进全省前五十,拿奖学金,去复旦,和它们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它们塑造了我的方向和写字的能力,让我没有成为一个除了读书一无所知、一无所长的人。

 


那些书,一页页地翻,一本本地看,不管喜欢不喜欢,理解不理解,都不妨碍书本身对你产生影响,所以才叫“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

 

我们走在路上,从来不会在意空气中有多少含量的氮气多少含量的二氧化碳,但我们在意空气新不新鲜,正如我们在意指尖划过书页的触感。


乡土中国 • 送书活动

参与方式:点击“阅读原文”,将推送“暑期研学招募 | 这个夏天,我想带你去乡村”转发至朋友圈,集赞50个,即可领取人文社科名著《乡土中国》一本。



福利:我们还将附赠一份解读《乡土中国》的电子文档。

文档包含五个章节,从不同角度诠释乡土中国及其与现代中国的联系、断裂,帮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社会。


截止时间:从5.20开始,为期一周,送完即止。


领取方式:将转发朋友圈集赞的截图通过公众号后台发送,操作如下:



发送截图时,请一并发送您的详细收货地址、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之后通过快递方式发送《乡土中国》,通过邮件方式发送解读《乡土中国》电子文档。

(乡村笔记将对个人信息保密,保证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 图片来源网络


去乡村

遇见另一个自己 


点击“阅读原文”,转发集赞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小说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