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玉猪族在迁徙的路上已经整整走了三年,他们不知道到底走了多远,可以说是经过了千山万水,历尽劫难。
在路上,有的人死去了,又有小孩子出生。在姑娲的带领和呵护下,玉猪族部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锻炼得更加坚强,风餐露宿,狂风暴雨,酷暑严寒,病痛,饥渴等等,男女老少都已经习惯了,翻山越岭,爬山涉水,披荆斩棘,一路慢慢走来。
不知不觉中,一个冬天又来临了。姑娲和天轩带领队伍缓慢地前行,凉爽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直吹得枯黄的落叶漫天纷飞,晚秋的风已经显露了它寒冷的本性,姑娲嘱咐大家穿上兽皮,保护好手脚,免得冻伤。
又走了一些日子,天气转冷,北风渐起,转眼的工夫,树上的叶子就变成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他们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大的雪花。
就在人们惊喜于雪花如此美丽的时候,大雪已经悄悄地覆盖了山野,大地变得一片洁白,北风随之呼啸而来,搅得天地一片迷茫,人们的脚步变得越来越艰难。
天轩来到姑娲面前,望着漫天大雪,担心地说:“姑娲,找个地方住下吧,这样走下去,会把老人和孩子冻坏的。”姒旦也说:“是啊,妈姆,真的不能再走了。”羌嘎也说:“不能再走了,我们去找个山洞。”
姑娲想了想,抬头看看天空,天空昏暗而沉重,无奈的说:“好吧,没想到雪来得这么快!唉!先找个背风的地方,避避风雪吧。”天轩听了,抹了一把脸上融化的雪水,甩在地上,说:“好吧,姑娲。”姑娲他们把队伍带到一个背风的地方,点起了篝火。
族人们都各自找背风的地方拢火取暖。
姑娲说:“天轩,我们得找一个山洞住下来,等天气暖和了再走。”天轩点头称是:“是啊,得住下来了。”姒旦走过来:“妈姆,我和天轩几个人去找山洞。”偙走过来:“我也去吧,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人少了不方便。”
姑娲说:“好吧,你们去找山洞。剩下的人去捡柴禾,搭避风过夜的房子,现在冷了,火要烧大点,羌嘎,你来带人去打柴吧。”羌嘎答应一声:“是,我去了。”
人们按照姑娲的吩咐,各司其事,姒旦、偙和天轩等人冒着大雪,艰难的在山野上寻找山洞。雪很大,尤其是那个雪花,就像小孩的巴掌那样大,这是玉猪族的人在昆仑山下所没有见到的。姒旦说:“这必是天上有一个神,谁谁把他惹生气了,把天上的云彩撕碎了,扬到地上来了。”天轩笑她,想的真好,说:“要是那样的话,那个神仙必是你,因为只有你才会有那样的脾气。”几个人就笑,一边笑一边走。
突然,偙喊了起来:“你们看,那里有一个山洞。”天轩也看见山半腰有一个石洞,掩映在风雪中,惊喜地说:“山洞,快看,那真有个山洞。”
姒旦的眼睛让飞雪打的睁不开,她用手抹了抹,努力去看:“在哪?我怎么看不见?”天轩用手往前指,说:“就在那。”姒旦的眼光顺着天轩的手指仔细看看,兴奋地叫了起来:“可不是,那里是有一个山洞,走,快去看看。”
偙又叫了起来:“快看,那里面有人。”姒旦一惊:“什么?有人?”天轩用手遮住眼前的飞雪,仔细看看,说:“可不是吗,里面有人生火。没看见有烟冒出来吗?”姒旦说:“可不是,真的在冒烟呢。”
他们来到洞前,天轩朝上面看了看,说:“你们在这里等着,偙,咱俩上去看看。”姒旦告诉他们说:“你俩多加小心。”
天轩和偙两个人慢慢地登上洞口,突然,里面探出一个人的脑袋,随即出来一个人。看见天轩和偙,厉声高喊:“干什么的?”喊完转身就往回跑:“大王,有生人来了,有生人来了!”
随着喊声,洞里冒出来几个人,其中有一个脸色黝黑的女人,她长发披肩,脖子上戴着野猪獠牙穿成的饰串。眼大如牛眼,厚嘴唇。她看见天轩和偙往上爬,惊慌地大喊:“砸死他们!”话音刚落,居高临下,洞里的人纷纷撇出了石头。
远处,姒旦见了,高喊:“天轩快跑,快跑。”两个人慌忙撤下来。
天黑了,天轩和姒旦他们回到了玉猪族暂时驻地,几座简易的房子已经搭好,人们围着火堆取暖,女人抱着小孩子,大一点的孩子和老人们挤在一起,互相用身子取暖。
姑娲见到天轩、偙和姒旦等人回来,迎上去急切地问:“找到石洞了吗?”天轩丧气地说:“在附近就找到一个,可是,里面有人。”
姑娲说:“没跟他们好好说说,我们借住一个冬天,等明年暖和了我们就走吗?”天轩生气地说:“还没等说呢,他们就开打了。”姒旦接过话茬说:“差点没有打伤我们。”姑娲想了想,说:“我们一定要住进去,要不,族人会冻坏的。”偙无可奈何地说:“那怎么办?”天轩说:“先去求他们,不行咱们就跟他打。”
姑娲无可奈何地说:“这可是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天轩,你去准备一下,明天一早我们就去,带上一些猎物和好看的陶罐,玉龙。不过,也要准备好打仗。族人不能就这样冻死啊。”
天轩下狠心地说:“是,大伙准备好,要打仗了。”
姑娲忧愁满面,她的眼睛里饱含泪水。这样的事情是她最不想看到的,为了避免打斗和杀戮她才带领族人们痛别家园,一路迁移,然而,面对眼前残酷的,关乎到生死存亡的现实,她又不得不接受,不得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和意愿,所以,她很难过,甚至,还没有过错,就已经开始有了自责。所以她彻夜难眠,守着篝火,沉默不语,暗自垂泪。
第二天一早,姑娲带领精壮男女各操武器,抬着猎物,抱着陶罐和美玉,来到石洞前。天轩对着洞口喊:“哎——!洞里的人听着,让你们的大王出来说话,我们给你们送礼物来了。”姒旦也亮开嗓子锐声高喊:“哎——!洞里的人听着,让你们的大王出来说话。”众人一起跟着喊起来:“哎——!让你们的大王出来说话。”
喊了一阵,石洞里走出几个男人,站在洞口上,一个大胡子,肚皮皴黑的男人抻着脖子嚷道:“喊什么,你们是哪里来的,找我们大王干什么?”
姑娲回答:“我们是从昆仑山下来的,到东方去,路过这里,天冷了,要借你们的山洞暂住一个冬天,等天暖和了就走,我们可以送给你礼物做酬谢的。”
这时候,那个黑脸首领出来了,说:“这不行,我们这里不招外人,再者说了,你们这么多人,吃什么?你们还是快点走吧,要不我们就杀了你们。这是我们的住地。”
姑娲继续求情:“请你们发发慈悲心,让我们住一个冬天,要不我们的孩子和老人就要冻死了。我们已经准备了足够的过冬的食物,你们要是收留我们,我们可以共同吃。”黑脸首领断然拒绝:“少废话,再不走我们可要动手了。”
天轩急切地说:“打吧。”姑娲制止他,说:“等等,尽量不要伤人,我再求求他们,我们可以多送给他们些东西。”姑娲又喊起来:“喂!我们还有玉石送给你们,总算可以了吧?”
首领回答:“那也不行!”
姑娲想了想,突然说:“来,咱们给他们跪下。”姑娲领头跪下了,其他的人也跪下了,姑娲喊道:“求求你们了,看在老人和孩子的面上……”众人一起喊起来:“求求你们了!”
祈求的声音在茫茫的雪野上回荡,一声声呼喊,无奈中还透着几分哀伤和凄凉,玉猪族的人们跪在雪地里,大雪埋没了腿脚,但是,无济于事。
这时,突然从洞口打出来一块石头,随即,乱石砸下,箭簇纷纷,眼看一块石头朝天轩砸来,姒旦眼尖,大喊一声:“天轩!”扑过来挡住石头,自己的头上开始流血。
众人气急了,站起来开始向洞口放箭,站在洞口的一个人中箭了,惨叫一声从洞口掉了下来,当即就摔死了。玉猪族也有人被箭射中了脑袋,当即死亡,好几个人都受了伤。可是,一阵混战之后,洞人躲在里面,天轩他们还是无法靠近。
天轩看见姒旦流血了,转过身来,抱住姒旦:“姒旦,姒旦……”见此情景,姑娲痛下决心,喊道:“撤。”
天轩不解地说:“什么,回去?”姒旦捂着头,不解地说:“为啥回去?”姑娲伤感地说:“回去,不要再伤人了,我们回去修房子。”
回到驻地,他们把战死的人放在雪地上,摆上了祭品。火堆旁,姑娲唱起了祭祀的歌谣,众人一边跳舞一边跟姑娲合唱:
太阳升起来了,
你要上路了。
西面有三条路,
不要走西南的路,
也不要走西北的路,
你要记住,
你要走正西的路。
正西的路通往咱的家乡。
别忘了穿上鞋子,
别忘了带上皮衣裳,
别忘了带上装水的彩陶罐,
还有煮熟的鹿肉和口粮。
给你一块美玉,
让它带你走回家乡。
你要朝着西边走,
不日就到老家,
黑夜还有月亮,
有一只叫做凤凰的大鸟给你引路呢,
走起来不用着忙。
太阳升起来了,
你要上路了,
西面有三条路,
不要走西南的路,
也不要走西北的路,
你要记住,
你要走正西的路。
正西的路通往咱的家乡。
人们一边唱,一边泪流满面。他们又想起了遥远的昆仑山,还有山下他们的家园。曾经的家园是否已经荒芜了,还是被别人侵占了?不管如何,活着不能回到家园,也希望死后的灵魂回到家园。那里是生养他们的地方,那里有他们魂牵梦绕的思念。
祭祀完,几个人把死者抬走了,前面有一个人打起了树枝做成的灵幡。灵幡被做成凤凰的模样。人们把死者抬到一个高坡上,好在虽然是大雪封地,但是,由于季节尚早,泥土还没有封冻,所以,挖了一个坑,从远处的山上找来石板铺上,埋好后,堆积上一层浅色的石头。
埋葬了死者,姑娲把人们召集在一起,说:“山洞进不去,我们也不能等着冻死,现在,虽然下了雪,天还不是太冷。趁大地还没有封冻,我们赶紧自己盖房子,天轩,你带几个人去打猎,剩下的男人都去砍木头,女人们挖地,老人们看好孩子。现在就动手!”
天轩看见姒旦站起来,关心地说:“姒旦,你的伤没事了吧,你歇着吧。”姒旦头包扎着,感激地看着天轩。天轩点了点头,对几个男人说:“走,打猎去!”
天轩几个人走了,姑娲说:“其余的人,各干各的吧。”
于是,一声令下,玉猪族的人们开始挖地穴,砍木材,割野草,修房子。姑娲站在火堆旁指挥。姑娲凭经验断定,天晴以后,必然要有一场降温,所以她不停地催促人们不分昼夜抓紧时间盖房子。
经过两天两夜不停地忙活,房子终于修完了,夜里,果然天气骤变,北风呼啸,简易房难以抵挡北风和飞雪,玉猪族的人都挤在火堆旁,依偎在一起。简易房外面狂风暴雪,寒冷异常。
天轩和姑娲抱在一起,人们也都纷纷抱在一起。不时有孩子被冻哭。各个房子里篝火彻夜不息。
老玉头依然不肯睡觉,坐在火堆旁不停地磨玉,并且自言自语:“呵呵,太冷了,太冷了啊。”
听到了老玉头自言自语,姑娲走过去,为老玉头披上一件兽皮。姑娲劝阻说:“老玉头,别磨了,歇一会吧!烤烤火。”老玉头:“哎,哎,大王,我想再磨一件最好的玉龙留给皋喾,你就让我磨吧。”姑娲站了一会:“唉!皋喾……”姑娲不免又想起了皋喾。
天轩走过来,把姑娲拉到火堆旁,说:“姑娲,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这雪越下越大。”姑娲看着天轩说:“是啊。我也这样想呢。”天轩说:“天亮了我再带人去打猎,能打猎的男人都去,你在家好好照顾老人和孩子们。多打些猎物,准备过冬。”
姑娲叹息一声,说:“是啊,虽然我们准备的食物还有不少,但还得再打一些储藏起来,万一以后大雪封山,不能没有吃的啊。”说到这,他们都沉默下来,房子外面,狂风飞雪,呼啸声显得更加刺耳。
第二天,天轩带领强壮的男人们出外打猎去了,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一场灾难却降临在玉猪族人们的身上。看见玉猪族男人们都走了,石洞人出来了,一伙男人个个拿着棍棒,弓箭和石刀,悄悄地接近玉猪族的部落。
这时候,玉猪族简易屋内,姑娲和姒旦、羌嘎、甄可等和几个男女在用石刀剥兽皮,璇润和几个男女在另一个房子里挑选野果。孩子们围在火堆旁嬉闹。
突然,外面一阵疯狂的狗叫,一个人惊慌的跑进来,大声喊叫:“姑娲大王,不好了,有人来了,有人来了!”姑娲一惊,打了一个冷颤:“在哪?快,姒旦,快!拿武器。”
可是晚了,石洞人已经喊叫着冲进来了。一场打斗立即展开,混战中,姑娲、璇润受了伤,欧丝,羌嘎、姒旦等几个女人被抢走了。好几座好不容易才修建起来的房子被烧毁了。
在远处的一个山谷里,天轩带领人们正在打猎,由于是雪天,所以打猎比较容易,,每个人的肩上都扛着猎物,高兴地大喊大叫着归来。可是,一进部落,就感觉到气氛不对,有几座房子还在冒烟。
天轩扔下猎物大喊:“姑娲,姑娲,姑娲,你在哪?”没有人应声。天轩急忙跑进姑娲的大房子。看见屋内伤的伤,死的死,食物也抢走了,人们挤作一团。
天轩吃惊地问:“姑娲,这是怎么了?”姑娲气愤地说:“是,是那些石洞里的人干的,他们抢走了吃的,还有陶罐,玉器,还把姒旦、羌嘎,欧丝几个女人也抢走了。”
天轩听了,气得大喊大叫:“他妈的,这不是把我们逼到死路上来了吗,来人,跟我走!”姑娲很伤感地说:“看来,我们必须要有一场杀戮了,为了玉猪族的生存,必须这样做了。”天轩带领一伙人冲了出去,径直朝着雪野深处的石洞走去。
这时候,石洞内,一伙人围着火堆跳舞庆贺胜利。这是一个很宽阔的石洞,地中间有一堆篝火,里面很温暖。
姒旦和羌嘎等被绑在角落里,看得出,这是一个女人很少的部落。小孩也少。那个黑脸女首领坐在火堆旁大块大块地吃着从玉猪族部落抢来的烤肉。
突然,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大王,那伙人又来了。”黑脸首领:“什么?快去拦住他们!”
那个满脸胡须,皴黑肚皮的男人高喊一声,几个男人拿起木棍、石块和弓箭出去了,人们都集中到洞口去了,姒旦见了,给羌嘎使了个眼色,两个人开始在石头上悄悄地磨绳子。
石洞口打得很激烈,石洞里的人往外撇石头,放箭,天轩一伙开始往石洞里放箭,撇石头。石洞里的人被射中,又有人被射中。哭号不止,一片混乱。
趁着混乱,羌嘎和姒旦加速磨绳子,羌嘎首先把绳子磨断了,羌嘎趁乱又给姒旦解开,紧接着把几个女人的绑绳都解开了。
姒旦声嘶力竭地高喊一声:“快,跟他们拼了!”羌嘎也高喊一声:“上!”
羌嘎首先用石头砸死了正在聚精会神观战的黑脸首领,其他几个人也纷纷抄起跟前的木棒、石块开始打了起来。
天轩他们在外面打着打着,发现里面乱了起来。天轩抓住机会,大喊一声:“快,上去!”天轩带头冲进石洞,一阵打斗,占领了石洞,杀死了几个男人和那个满脸胡须的二首领。
姒旦见到天轩,猛扑上去,激动地大喊:“天轩!”天轩一下子抱紧了姒旦,姒旦疯狂地抱紧了天轩。
过了许久,姒旦才放开了天轩,天轩擦去眼泪,对偙说:“偙,快把咱们的人都接来,这里宽绰,暖和,我们好过冬了。”
姑娲带领族人来了。
姑娲进洞的第一句话就是:“尽量不要伤人!”然后才查看伤情,问姒旦:“姒旦,欧丝和羌嘎怎样了?没受伤吧。”姒旦兴奋地说:“妈姆,我们都没受伤,是天轩他们赶来的及时。”天轩也兴奋地说:“多亏羌嘎磨断了绳子,要不是她们在里面打了起来,我们也进不来啊。”
姑娲抚摸着羌嘎的头,说:“聪明的羌嘎,你真是个好孩子。”
石洞里剩下的人们紧紧地挤在一起,惊恐地看着玉猪族的人。姒旦看了看他们,问姑娲:“妈姆,这些人怎么处理?”姑娲慈爱地说:“受伤的赶紧给他们治伤,不要伤害老人和孩子。”姒旦明白姑娲的意思,就说:“好吧,妈姆。”
一切收拾妥当,玉猪族终于有了舒适温暖的临时居住地。夜里,玉猪族的人们在洞里围着火堆跳舞,庆祝胜利,姑娲带着伤痛唱颂词:
你头上有美丽的花纹啊,
两翅有美丽的花纹啊,
你背上有美丽的花纹啊,
你心胸上有美丽的花纹啊,
你腹上有美丽的花纹啊,
你来啊,你来,
你就落到我们身边。
啊哦,啊哦……
平安,平安,平安……
姑娲一边唱,一边把食物分给石洞人的孩子和老人们,甄可,羌嘎等也纷纷把食物分给那些人。
起先,洞里的人们还惧怕姑娲他们,缩在角落里不敢走动,慢慢地,他们发现玉猪族的人们都很友好,就渐渐地熟悉起来了。
山洞里的人们比较落后,他们还没有陶罐,只是在石板上炒谷粒,在火上烧烤兽肉。于是,姑娲就让人拿来一个石磨盘和石磨棒,这个石磨盘上布满着密密麻麻,细细密密的蜂窝眼,已经被石磨棒磨出了深深的凹坑,石棒亦是如此,也被磨得半圆半扁。
山洞人看了不明白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姑娲告诉他们,只是用来碾压粮食的用具,叫石磨盘和石磨棒,姑娲一边讲述,一边教他们怎么使用这个石磨盘碾压谷粒,叫他们在陶罐里煮粥,在陶罐里煮肉,因为他们还不会使用陶罐煮食物,所以也就不会使用筷子。
一个孩子对姑娲使用筷子在陶罐里往外夹肉感到十分新奇,就走过来看,问姑娲:“你是怎么想起来用这个东西的?”
姑娲告诉他:“这个东西叫筷子,以前人们没有发明陶罐,也就不用筷子。后来在陶罐里煮东西,就要用棍子搅拌,可是,一根棍子很难把罐子里的热肉块拿出来,于是就用两根棍子来夹,就很方便了,因为使它夹东西很快,就叫筷子。”
姑娲一边说着,一边耐心地教他怎么使用。这时候,姒旦也产生了兴趣,就问姑娲:“妈姆,那你说这个陶罐又是怎么个来历呢?”
姑娲一听,就笑了,人们也都凑了过来,要听姑娲讲述陶罐的来历,姑娲说:“人类伊始从生食到火食,从食肉到食五谷。开始人类没有锅,只是在石板上爆五谷的颗粒吃。在使火的过程中,为了保存火种,也曾用泥堵住大石头的空隙,泥经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
在人类食肉的火食阶段,人们开始用泥把猎物的某一部位糊起来,这样烧出的肉不糊不焦,格外的香。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发现糊在肉上的泥被火一烧,变得坚硬起来。某个腿上的泥巴竟然成了一个完整的桶状物,由于裹着动物的毛,就格外坚硬。有人就把这个完整的桶状物用泥加以修补,又烧了烧。居然可以盛水了。
到这时侯,这种泥做的陶罐,就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且人们争相效仿。就形成了这种陶罐。
在这之前,人们也用一些器皿,大体上都是贝壳、动物的头骨还有一些野果的皮壳,不过都不好用,也不能放在火上烧。当然,最初的陶罐,较小,容易炸裂,只能用来煮粥。而且人们在制作泥的陶罐的时候,发现泥中掺入一些沙子烧制出的陶罐更结实、更坚固。人们也发现泥的器具经晾干后,再用火慢慢地烧,烧出的陶罐更结实。”
姒旦又问:“那为啥这个陶罐有三条腿呢?”
姑娲说:“一条腿的陶罐放不稳,人们就试着将三个陶罐捏在一起,成了一个较大的陶罐,放在火上不但稳当,而且还可以让火烧得很旺。”
人们一听都恍然大悟,都说姑娲知道得太多了,山洞里的人们更是惊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