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琼瑶、金庸的小说?武侠言情,曾经的金庸琼瑶让人着迷

2023-05-10 14:56:27


20世纪80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爱情小说传入中国大陆,出现了持久不衰的“金庸热”、“琼瑶热”,并推动了通俗文学在中国大陆的复兴。研究这一特殊的文学传播现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通俗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以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爱情小说为先导,因为二者最典型地体现了现代通俗文学的特征。金庸的武侠小说继承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武侠小说的传统,同时又进行了现代性的转化,使其成为雅俗共赏的现代通俗文学,从而适应了现代大众的文学兴趣。琼瑶的爱情小说继承了五四以来的言情小说传统,同时又体现了当代青年人的感伤情调,因此引起当代广大青年(以大、中学生为主体)的迷恋。在80年代,金庸、琼瑶小说风行大陆,出版数量几乎无法统计,更有远远超过正版数量的盗版书销行。从大书店到小书摊,没有金庸和琼瑶小说是不可思议的。同样,没看过金庸和琼瑶小说的青年人恐怕也是不多的。可以肯定,金庸和琼瑶小说在大陆拥有最广大的读者,远非其他作家的作品所能比肩。更由于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琼瑶的《月朦胧,鸟朦胧》)的火爆,也助长了金庸热和琼瑶热。金庸热和琼瑶热经久不衰,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至今还余热未消。这种现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罕见的。



1980年广州《武林》杂志首次连载了《射雕英雄传》,这是金庸武侠小说首次正式进入大陆,影响巨大。随着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的热播,更是将金庸小说推到了“武林至尊”的地位。时至今日,昆明新知购书中心的工作人员陈海林还告诉记者,金庸的小说是书城图书中破损最大的一类,尽管如今很多读者已经没有狂热购买金庸作品的举动,但仍然不时会有人去图书城翻阅。


如果说金庸的小说掀起了国内的武侠狂潮,那么1986年开始流行的琼瑶小说则是虚幻地满足了人们对唯美爱情的渴求。最早引进到大陆来的琼瑶小说是《窗外》,这部写作于1963年的作品,引进到大陆已经是20多年以后。这部小说发行了多少册已经无法统计,在上世纪80年代的女性中,没有看过琼瑶小说的,肯定是寥寥无几。琼瑶式的云里雾里、死去活来的爱情,被贬为无知幼稚的代名词。李敖曾经痛斥琼瑶是将头埋在沙堆里的驼鸟,被不食人间烟火的男女之情所困扰,却看不到社会的险恶与复杂,有人甚至称琼瑶小说为毒害青少年的“鸦片”。但奇怪的是,尽管琼瑶小说少有赞誉,却仍然吸引了无数少男少女沉迷其中,找寻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或许在快餐爱情充斥的今天,琼瑶爱情里的唯美和忠诚,仍能让人得到某些虚幻的满足。然而,在一片声讨中,琼瑶、金庸们迅速占领了市场。


琼瑶、金庸均为当代作家,二者均以小说闻名于世。至于二者之间的私人关系如何,笔者无意探讨。近来二位颇受媒体青睐,笔下人物屡见于银幕,且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我闲来无事,也曾经浏览了二位大作。无意间发现二者之对比饶有趣味。

金庸是侠之大者,琼瑶是痴情佳人;金庸是鲜衣怒马,快意恩仇,琼瑶是银装素裹,情意缠绵;金庸是山东大汉,大气爽朗;琼瑶是江南才子,儒雅风流;金庸喜武,喜酒,喜唢呐,琼瑶厌直,厌俗,厌嘈杂;金庸爱饮酒高歌,放马狂飙,欣然于刀光剑影,屠戮杀伐,琼瑶乐轻歌曼舞,宝马香车,醉心在一波三折,缠绵悱恻;金大侠,行走江湖,报不完的恩怨,仗不完的正义,虽然惊涛骇浪,却也独领风骚,琼女士倦待春闺,害不完的相思,解不尽的离愁,即使肝肠寸断,不改情有独衷。


看金庸的戏图个痛快,看琼瑶的戏图个悲切;金庸的笔下尽为泼墨山水,浓烈奔放,直抒胸臆,琼瑶手下全是工笔花鸟,细腻温婉,柔肠百结;金庸书中打打杀杀,间杂几缕情丝,做英雄美人之全,琼瑶书中是分分合合,贯穿一颗痴心,演痴男怨女之戏;金庸让您真作假,琼瑶使人假作真;金庸满纸荒唐言,琼瑶一把心酸泪;金庸写的是史,琼瑶写的是诗;金庸可比唐诗,多阳刚痛彻,酣畅淋漓之风,琼瑶姑且作宋词,多阴柔悒郁,曲径通幽之韵;金庸汉书下酒,琼瑶眼泪葬花;金庸尽得秘籍,有独门真传,琼瑶独占情略,作千古绝唱;金庸天龙八部,琼瑶梅花三弄;雪山飞狐,重楼烟锁;笑傲江湖,在水一方;金庸武场得意,火遍神州,琼瑶情场失意,怜遍天下!


读金庸时爱想入非非,走火入魔,希望武功盖世,君临天下,读琼瑶时常心猿意马,魂不守舍,希望一见钟情,海枯石烂;读金庸时想做东方不败,冷酷到底,读琼瑶时想作还珠格格,妩媚多娇。


新世纪的大学生们,能够旁若无人地在大学校园里接吻,却不再荡漾在琼瑶的世界中想入非非了,然而二十多年前的大学校园里,却不知有多少女生,拿着琼瑶的书,躲在被窝里一整天,窗外是细雨绵绵。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小说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