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第七个驿站》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另一条重要‘’丝绸之路‘’张库大道风貌的长篇历史小说。
作品以张库大道的重要节点第七个驿站,即现商都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七台为出发点,以七台梁氏家族几代人在大道上开拓、拼搏为主要线索,配置多条副线,展开宏大叙事,全方位地揭示了张库大道兴起、发展、衰落的全部过程,集中讴歌了七台的人文文化禀赋,塑造了梁振英、梁振义、梁老爹、刘长河、杨茂盛、伊万、伊妮娅、、张老五等众多人物形象。表现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无私无畏与仁义诚信,突破了商业社会固有的逻辑,创新为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旅,而为后来者所尊崇。奇谲瑰丽的地域风情,惊心动魄的艰险匪患,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精到诗意的语言风格,描绘出一幅幅英勇、悲壮、不屈不挠的人生画卷。现实主义与魔幻、象征等后现代主义手法的有机揉合,神话、故事、传说与体现不同文化风貌的歌谣,巧妙穿插,以及悬念的创设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为作品获得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美学品质,最终将一段极具思想文化价值却几近被湮灭的历史,通过文学的形式,艺术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在弘扬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方面独树一帜。
里快长篇历史小说《第七个驿站》连载 引子
里快长篇历史小说《第七个驿站》连载 第一章
里快长篇历史小说《第七个驿站》连载 第二章
里快长篇历史小说《第七个驿站》连载 第三章
里快长篇历史小说《第七个驿站》连载 第四章
里快长篇历史小说《第七个驿站》连载 第五章
里快长篇历史小说《第七个驿站》连载 第六章
长篇历史小说
谨以这部作品,献给商都县建县一百周年
第七个驿站
文 里快
走进历史深处,掀开层层积蔽,找回属于商都的骄傲与自豪。
----作者手记
第七章
一
梁氏货后代们的房子踏上张库大道的第三个年头,七台北面,离开大道二百步远的地方,出现了一处院落,占地面积至少在二百亩以上。院子南面开着一个大门,可供四五辆旱板车或者十几峰骆驼、马匹并排进出。门口西侧立着一块大木牌,上面用红颜料写着一行大字:八家子客栈。所谓八家子,就是八个小店铺和它们的掌柜,分别是:“顺义堂”饼店店主王子清,“巨义祥”大杂货的掌柜白云山;“义丰源”钱庄的掌柜皮子义;“天字号”木匠店的店主张云;“老铁匠铺”的掌柜杨玉柱;“地字号”毡房的房主朱益平;“香透天”小吃店的店主赵德仁;”“福兴永”粮店的老板刘陆,八个人,八个股份,合伙经营一个客栈。
客栈大院里,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五排崭新的房舍,四周配备着另外一些房子。五排房舍是供过往商旅和散客住宿用的,周围的那些房子是八个小店铺设在客栈内部的经营场所。凡是在客栈住宿的客商所需要的东西,不出大院就能买到。白云山是在王子清他们的特别邀请下,加入进来的。商旅们在客栈住宿,日用杂货必不可少。更何况,商旅们在大道上跑一个来回,至少也得多半年的时间。衣服破了得自己补,脏了得自己洗。在路途上劳累了一天了,住下以后,为了点针头线脑,还得到别处去买。有了大杂货铺,许多事情不出院子就能解决了。况且,白云山的“巨义祥”大杂货店是七台的老字号,摊子铺得最大,品种也最齐全。一个二亩大的院子,对开着二十个门脸,一个门脸最少也有十几种商品;两排门脸中间是一个用土坯砌成的长台子,二十个门面连在一起有多长,中间的台子就有多长,上面用一个拿铁架子搭起的大蓬子罩着;门市里面有什么商品,台子上就摆着什么商品。早年,这些杂货是按照内地人落脚在七台,和七台当地原住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确定货物品种和款式的,价廉物美,中看中用。因此,不管春夏秋冬都门厅若市。张库大道畅通以后,路上又增加了许多过往的顾客,物流就得同时兼顾东南西北和中外主顾的需求。这样,客栈整体规划都是围绕着杂货铺进行的,其它小店全是新建的房舍,但牌子没变。然而,客栈毕竟是客栈,主要用途是为在大道上往来的旅客提供住宿和餐饮的。这么多店铺放在同一个大院里,大门一开,雇客纷纷前来,晚上人定时分才打烊关门,还不把客栈给吵翻了天?为此,每个店铺都是一门一窗,也就是对外开一个门脸儿,对内开一个窗口。外面的顾客买货走门脸儿,住宿的客人购物到窗口。用客栈大掌柜王子清的话说,门脸叫做“翻穿皮袄毛迎外”,窗口叫做“解开扣子敞开怀”。一外一内,优势就有了,物流就畅了,买卖也就活了。
“八家子”客栈的这个布局,出自梁老爹的设计。不光是布局,就是兴建这座客栈的最初动议,以及每一个具体环节,都与梁老爹有直接的关系。
梁氏后代的老倌车队重新组建和上路,就像平地里刮起的一股旋风,把七台几乎所有的人群都裹挟进来了。过往的时光,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重新打开,什么议论都有。但集中到一点,就是梁家已经有了一个客栈了,这个客栈就是一座金山,还用得着后代们再在刀尖上行走?实在地说,因为父辈们在张库大道上接二连三地死于意外,梁老爹又至今未娶,梁家的香火不是很旺。就这么几个后代,怎么还要让他们冒这么大的风险,到大道上去受煎熬呢?然而,风暴的中心却异常平静。车队走了以后,梁氏客栈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伙计们还像往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觉得很忙。原因就是客流量的急剧增加。与前些年相比,最近这几年,南来北往的车队、驼队、马队、碎销明显增多了。尤其是夏秋两季,栈里每天都客满为患。就是冬春两个淡季,也常常溢店。没办法,只好把客人介绍到别的客店去住宿。到后来,这些客店也容纳不下了。可商旅、行人们口口声声地说,他们都是冲着七台来的,就是再困难也不能拒之门外吧?这么一来,从梁氏客栈开始,大大小小的客店,都在想办法增加铺位。同时,向客商们抛出的解释何止千言万语!以往,梁老爹每天还有弄一两个菜独自喝二两的时候,现在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只能一边忙,一边吃一口。人,明显地消瘦了。看到这种情形,人们便议论说,这都是因为梁水清他们不在了,这么大的一个客栈,仅凭梁老爹一个人,哪能忙得过来?梁老爹听了,两眼一瞪,脱口就是一句话:别闭住眼睛说瞎话,就不能走一走脑子?之后,大伙儿就开始走脑子了。但走来走去,也走不出个所以然来。闲暇时,就去找王福祥聊。在七台人的心目中,王福祥是出了名的“金点子”,遇到事情爱琢磨不说,还一琢磨就总能有个道道出来。对梁家重新组建车队,他肯定有自己的看法,对当下客店爆满的现象也能给出一个恰当的解释。果然,当人们来到“德盛云”,拐弯抹角地把话题引到梁氏货房子的时候,王福祥用山西雁北地区特有的话语和腔调说,日妈作的,你们以为梁家的人光盯着那几个钱啊?人家看重的是骨气、气概!当年,梁家的老祖宗梁荣是怎么做的?七台的第一个车马大店不就是在人家手里办起来的吗?安安稳稳的日子不过,却和车倌儿们打起交道来。那年月,谁有这个胆识?梁荣的孙子梁玉山能把车马大店办成旅店,靠的又是什么?光是银子吗?接下来,梁振英、梁振义弟兄俩是怎么做的?两个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为七台人闯出了一条路子,还带出那么多货房子、碎销,没有大的气魄,行吗?子承父业,到了梁广、梁计他们那一代,登高望远,一座客栈,一个货房子,牵动了多少人的心!现在轮到梁家第五代传人梁老爹执掌门庭了,人家又是什么德行!倘若脑子只有一指宽,能走到这一步吗?这叫什么?这叫家风。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族从祖上传下来的那些长在骨髓里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比什么都重要。好家风就是无价之宝;毁了,遗患无穷。把好家风传给后人,那是什么景象?梁家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你们想过没有?站在不冻河边瞭顽石,一眼就能看清楚的事,还用得着问别人不成?至于客栈眼下这种情况,你们去问张老五好了。他很快就会回来的。谁知,等张老五回来后,人们过去一打问,张老五却说,这事得问梁水清他们。人们仔细品咂着王福祥和张老五的这些话,懂了,又好像没懂;不懂,又好像捕捉到了点什么。不管懂没懂,反正想法和作派跟以前不一样了。这在王子清他们几个小商户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几个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在商量怎样才能把来钱的摊子铺得再大一些。但真正为他们提供契机的,是张金柱和胡大根捎回来的梁水清的一封家书和一番话,几个小商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行动的。
这年夏天,张金柱与胡大根带着各自的货房子又一次住进了梁氏客栈。自从上次离开七台以后,这些年,张金柱一直在库伦到恰克图再到明斯克这条道上跑着,一次也没回过张家口,也就一次也没经过七台。这次路过时,看到七台面貌大变,从内心里感到高兴。这些年,张金柱在外面的买卖一直做得很好,原先,他带的一个一百二十辆旱板车的货房子,现在已经增加到了一百五十辆。而且自己做了掌柜,领房的另外雇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郑立,原先是一个猎户,长得虎背熊腰,力大无比。要紧处,抓住骆驼的尾巴,使劲一摆,就能把骆驼摔在地上;抓住老虎的两条后腿,一下子能把老虎撕成两半。狩猎时,一般不打小动物,包括黄羊、狐狸、獐狍野鹿,专拣虎豹熊狮等凶猛或者残害人畜的恶狼打,一件自制的枪不算枪炮不像炮的武器,一次能喷出十几粒铁沙子,一粒都有杏核那么大,还带着尖尖的刺,就是打在老虎身也能留个窟窿。有这么个人做领房,加上五个举枪就能索取土匪性命的镖师,张金柱的货房子跑得特别放心,买卖也越做越好,现在在俄罗斯和蒙古一带已经很有些名头了。这次,他是从恰克图返回张家口堡与几个朋友结算账目的,顺便给张家口堡的几个商号贩运一批货物,主要是皮张、药材和金银器皿。张金柱从俄罗斯到了“买卖城”,就去找胡大根。这些年,胡大根和张金柱一直在同一条线上跑着。二年前,按照总店的要求,胡大根开始长期驻在恰克图,面向张家口堡,组织、调运总店所需要的货物。两个人在一起跑的时候,就曾经商议过,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相随着回南面一趟,处理一些遗留事情,同时进一步沟通一下南北两个市场。现在正是时候。第二天,两个货房子就上路了。走到伊尔库茨克南部时,迎面遇到了梁水清他们。三个人席地而坐,唠了足足一个时辰。临分手时,梁水清把一封家书交给张金柱,让他转交给梁老爹,同时把梁氏货房子出去这几年的情况也一并告诉老人。张金柱和胡大根由此得知,梁氏老倌车队离开七台的第二年,就赶到伊尔库茨克、恰克图和明斯克一带做起了买卖。早年,刘长河就是在这条线上跑货房子的。虽然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与中国,尤其是七台,大不相同,但生意场上同样以诚信为第一原则,既不囤积聚奇,也不蓄意侵轧,更不欺行霸市,加上刘长河和他的伙伴们当年在这一点做买卖时名声极好,故而一听说梁水清他们也是七台人,商家们马上就竖起大拇指,“哈拉少(俄语,汉语即好的意思)、哈拉少”地叫个不停。所以,尽管初次涉足商海,又身在异域,买卖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二年以后,货房子就有了许多积蓄,梁水清他们把这些积蓄都用在了扩大生意上。现在,车队在恰克图已经有了一处固定的住所,还在附近办起一个贸易货栈,面向俄罗斯和中国内地,开展大宗批发业务和期货贸易。生意做得相当顺畅。
张金柱和胡大根回到七台,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梁老爹。梁老爹听了非常高兴。
“钱这个东西,就得这么花。”梁老爹喜孜孜地说道,“你越舍得花它,它就来得越多。就好比噜噜(当地土语,即鸽子),你越是放它们出去,回来的就越多。为啥?把家养的噜噜放出去,它们能往回勾外面的噜噜呀!能让银子活起来的银子,那才叫银子。把银子放在那儿,整天让它闲着,它就和你结下仇了。你们信不信?因为它有怨气嘛!人,还能和银子结仇不成?除非是傻子!”张金柱马上附和道:“对,你老说得一点都不错。对这个理儿,水清他们最明白了。这几年,他们挣下的那些钱,就是这么花出去的。这您还担心他们因为年少不谙世事吗?不,实实在在地说,后生们已经长大了,成人了。您就放心吧!”
这是最能让梁老爹得到安慰的一句话。长大,就意味着成熟,意味着能够运用人生的智慧,在这条遍布着凶险的大道上从容因应,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泰然处之。其实,在梁老爹的意念中,这几个年轻人早就应该长大了,不是年龄,也不是个头,而是随着家族脉管里的血液,流淌至今的一种东西。对这种东西,他叫不出它的名字,但它却年复一年地在输送、在滋育、在催促。这样,后代们就能在父辈们的遗愿驱使下,尽快趟出一条既能体现梁氏家族的门风,又属于他们自己的路子来。这么多年来,他付出所有的心血所追求的,不正是这些吗?
想到这里,梁老爹隆起的后背微微抖动了几下,接着,弯腰把那条瘸腿扶在另一条腿上,挺了挺身子,朗声问道:“这么说,这几个灰小子还算争气,出去能给人长住脸。也能执掌了这个货房子,行,像我梁家的子孙!”胡大根说:“老爹,岂止像,简直就是一脉相承。那份真诚,那份信义,那份热情,凡是和他们打交道的人,没有一个不赞成的!”
这种相承,从根子上讲,是一种来自远古的潜移默化的熏陶。黄河、长江就是它的源头。对这种熏陶,梁家接受了,七台所有的人也接受了,并且身体力行,将其不断地坚固、扩展。最终在这个地方形成了一种风气,一种美德,一种操守。坚固、扩展的途径便是爱。一种对家业、亲人、故土和人世间的爱。它不仅体现在行业、职场、与买卖关系上,也体现在家族成员之间。对这一点,梁老爹感同身受。张金柱和胡大根也有着深切的体会。就拿梁氏后代们的货房子来说,这次,梁水清他们出去以后,一直相处得很好,虽说是几个人当中除了弟兄关系,还有叔侄辈分一层,但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商量得来,谁说的有道理就照谁的办。这么一来,还用梁老爹再为他们担心什么吗?不用了。他们真的已经长大了,成人了,能够扛起梁家的这份家业了。
梁老爹感到很温暖,不光是感觉,还有本身就散发着光和热的家族齐家理念。
二
涉及货房子安全的话题,很自然地转移到了安晋元身上。张金柱和胡大根告诉梁老爹,听梁水清他们讲,安大镖师是车队走到伊林驿站时,骑着马,赶过去的。此后,一步也没离开过车队。虽说是镖头,但从不指手画脚,梁水清对他也很尊重,除了护镖的事,就是其它事情也要和他商量。安晋元也不愧是梁家的至交,时时刻刻都在为老倌车队操心,就是在一些小事情上也绝不含糊。现在他已经是货房子的主心骨了。
“这最好了!”梁老爹说,“有他在货房子里,我就可以把一多半的心放下了。张家口堡“三合店”镖局的安大镖头,多响亮的名号呀!哪个土匪头子不惧怕他三分?另外,后生们和他在一起,还能学到不少本事呢!”
接下来,张金柱和胡大根告诉梁老爹,梁水清他们这次出去以后,一路上都在向人们介绍七台,讲七台优越的地理位置,繁荣的商贸市场,讲七台人美好的职业道德,还有为人处世中的仁义、诚实、厚道。还特意讲到了梁氏客栈。讲它的舒适,热情、周到,讲它的安全、放心、踏实;讲的人充满了自豪和骄傲,听的人流露着很难见到的兴奋与激动。一些和七台有过贸易往来,或者曾经在梁氏客栈住过宿,打过尖,歇过脚的商旅、碎销们,纷纷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梁水清他们的讲述进行补充。这么一介绍不要紧,现在,七台和梁氏客栈在俄罗斯人、恰克图人和蒙古人的心中已经生了根。许多没有在七台逗留过的商旅和碎销,都说要到七台去做买卖。到时,就住在梁氏客栈。
“怪不得最近这几年,七台的旅店、客栈经常爆满,就是淡季,床铺也不闲着。原来是这样。”梁老爹想,接着高兴地说道。“照这么下去,今后到七台做买卖和吃住的人就更多了。”“可不是么。”胡大根说,“所以,水清他们希望老爹尽快与七台的商家们沟通一下,大家一齐努力,及早做好接待更多商旅和碎销们的准备,把今后的路子铺得更宽一些。水清还特别讲到,早在“裕兴德”扩建时,王子清他们几个店主就曾聚在一起议论过,想把几家的店铺连在一起,合伙经营,在七台再办一个像梁氏客栈那样的处所,一块招牌,几个人举着,又不误各干各的,免得客人一多就费心思。搁在以前,王子清他们肯定会想,这么做,会不会挤占了梁家的地盘呀?现在好了,他们尽可以丢掉这些顾虑了。这么多商旅,就是再办几个客栈也不会没有客源。等他们回到七台后,如果能看到一个全新的客栈,那该多好呀!”“对,这个客栈应该办。”梁老爹说,“如果他们不知道怎么下手,我老梁家可以他们!”“这最好了。老爹。”张金柱说,“水清他们就是这么想的。水清说,救人于难,是梁家的一贯做派。回头看,七台走到今天,哪一个店铺,哪一条街巷,没有留下梁家的痕迹?这是因为,梁家始终认为,在商海里游走,上下左右都是漩涡,竞争在所难免。但这种竞争不在于是不是同行,在于道义与诚信。酒好不怕巷子深。这个“好”,不仅仅指酒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卖酒的人和造酒的人的德行。酒再好,如果缺斤少两,以劣代优,掺假造假,总有一天也会自己把牌子给砸了。正因为这样,不是同行的要帮,是同行的也要帮。梁家从老祖宗开始,就重义轻利,讲究诚信。今天,这个传统更加根深蒂固了。故此,在这件事情上梁老爹绝对不会抱着凡夫俗子的心理,站在一边袖手旁观,甚至使绊子。那样的话,作为梁家现时的当家人,岂不是太小家子气了?
“哈哈哈——”梁老爹大声笑着。笑罢,对张金柱说道,“这个灰小子,出去没几年,就学会教训他老爹了。不过,我听着高兴。他的这番话,一听,就是从骨头缝里淌出来的。好,就照他说的办,他捎给那几家小商户的话,我一定尽快转达,忙,我一定帮,只要他们愿意这么做。你们看见了吧,我们老梁家有希望了!”“对。”张金柱说,“现在,人们越来越明白您为什么要为梁家的后代搭建这个货房子了。您看中的不是金钱,而是比金钱更重要,更有价值、更能长久的东西。现在水清他们已经在接手这个东西了。不,就是整个七台,人们也在这么做。这是最让人高兴的。”说着,怀里掏出一个袋子,交给了梁老爹,说是水清的家书。梁老爹接过袋子一看,一笔清秀的楷书。以前,这些楷书经常出现在客栈的账簿上,现在变成了家书。一股喜悦之情顿时溢满了梁老爹的心房。就在这时,伙计小李子跑进来说,“协同会社”的副理宋武刚刚领来二十个人,要在客栈住宿,说这些人是他们给“德胜云”肉类加工厂和皮毛作坊培训的伙计和账务人员。现在,客栈已经满员,这些人今天晚上怎么安排,请老爹示下。见梁老爹又有事了,张金柱和胡大根起身告辞。梁老爹把两个人送到门外以后,回头对小李子说,去,找几个人把客厅整理一下,搭上几个铺,让他们先将就一宿,明天想办法给他们调几个房间。我去给他们解释一下。小李子一溜小跑着找人去了。在梁老爹的记忆中,“德胜云”肉类加工厂和皮毛作坊已经建起二年多了,两个地方需要的人员当年都是由协同会社招募,又经过训练提供的,此后,一直不缺人手,现在怎么又为“德胜云”培训伙计呢?莫非王家父子又要扩大经营了?
第二天上午,梁老爹就来到了”八家子”客栈。其时,王子清、白云山、张云、杨玉柱、朱益平、刘陆、皮子义正聚在一起,蹲在赵德仁的小吃店里品尝赵德仁新开发出来的一种食品。这种食品,于传统工艺里加进了俄罗斯的制作技艺。品尝之后,如果大家都认为好,就立即批量制作,先在七台销售,然后打向外地,重点是库伦和俄罗斯市场。一块蛋糕,吃相各异。朱益平性子急,蛋糕刚出炉,就抓起一块往嘴里送,只听得“哎哟”一声,手里的蛋糕就掉在了地上。刘陆节俭,一块儿蛋糕吃完,伸出舌头,把粘在手上的油也舔得干干净净的;杨玉柱大大咧咧的,做什么事情都不讲究,拿起一块蛋糕,从左手倒在右手上,又从右手倒在左手上,来回倒腾了几下,便一口吞进肚里,还没品出味道来,就嗵的一声,掉在下面去了。张云是个慢性子。平时,就是火烧皮裤也不乱脚步。别人早就把一块蛋糕吃进去了,他还捧在手里仔细端详着,一副“我该怎么把你吃掉呢”的样子;王子清大度惯了,自己不吃,光是督促别人;皮子义平日少言寡语,从来不管闲事,只吃了一口蛋糕,就将一根长长的烟管插在嘴里,喷起云雾来,呛得大伙儿直咳嗽;白云山做事向来有板有眼,吃起蛋糕来也是一口挨一口的,就连留在手心里的渣子,也舔得一点都不剩。梁老爹走进来说明来意后,几个人急忙把没吃完的蛋糕搁在盘子里,撩起袄大襟擦了擦手,商量起来。因为已经在一起议论过好多次了,想法早已了然于胸,当时只是怕损害了梁家的利益,才迟迟未下决心。没想到梁家居然这么大度,今天反倒主动找上门来了。当下,客源又这么充足。所以,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王子清当即提出,请梁老爹能为客栈设计一个方案,梁老爹一口答应下来。梁老爹前脚一走,几个人就跟了出来。按照刚才议定的事项,他们得尽快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现在小吃店里只剩下赵德仁和几块留着牙印的蛋糕了。赵德仁这才想到,刚才光顾着商量合作办栈的事了,几个人还没给新开发的蛋糕做出评价呢!赶忙跑到外面喊道:“哎,伙计们,蛋糕怎么样啊?”可是外面已经空无一人了。只有几个家八子在地上一跳一跳的,叽溜叽溜地叫着。
一个月以后,梁老爹就把方案和一叠精心绘制的图纸交给了王子清。工程立即开始。几个合作者每天都在工地上忙着。这以后,不管客栈活儿多活儿少,梁老爹总是隔三差五地就到工地上去转一转,生怕哪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影响工程质量。一年以后,一个融吃、住、用为一体,具有综合功能的崭新客栈就落成了。竣工庆典仪式上,当梁老爹以仪式主持人的名义走到台子前面的时候,王子清他们带头鼓起掌来。
站在“八家子”客栈大牌子跟前,回忆起这段往事,王子清的心里充满了甜蜜。
由北向南,一个驼队货房子在大道上缓缓地行进着。随后,在”八家子”客栈通往大道的丁字路口拐了个弯儿,径直朝这边走来;紧接着,头驼背上出现了一面红颜色的小旗子。这是驼队白天在住宿的信号。王子清赶忙回过头,朝里院招了招手。这同样是一个信号。刚刚从梁氏客栈借来的小伙计二虎旦,马上三步并作两步地从客栈院里跑过来,站在了大门口。双方没有说话,只是各自伸出一个指头比划了一下,仅仅一下;王子清在前,二虎旦在后。随后二虎旦就把伸出的指头转向了对面。对面,用作瞭望货房子的窗口同样伸出一个指头。三个指头,一个完整的过程。当这个过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之后,一个三个人谁都明白的概念已经形成了。王子清当即朝着驼队大步迎了上去。
掌柜的、伙计、窗口分别伸出的一个指头,包含着先后两层询问关系。第一层,王子清问二虎旦:刚才打探回来的情况属实吗?二虎旦回答,属实;第二层,二虎旦转而向窗口负责瞭望的人发出询问:那个地方有货房子离开吗?窗口回答,没有。两层询问,都是针对一个地方,即梁氏客栈。“那个地方”属于特指。眼下,如果梁氏客栈仍然满员,又没有住宿的货房子离开,就无法接纳新来的货房子。这样,”八家子”客栈就可以接纳这批客人了。如果梁氏客栈没有满员,或者满员以后有货房子离开,就必须把新来的货房子介绍到梁氏客栈。这是王子清他们内部制定的一个原则,梁老爹并不清楚。为此,客栈每天都派出两个伙计,一个守在梁氏客栈,一个在两个客栈之间来回传递信息,还有一个伙计守在在窗口负责瞭望。从”八家子”客栈投入运营的第一天开始,就是这么做的,但对外严格保密。就是客栈内部,也只有几个股东和三个伙计知道。不管股东还是伙计,都必须做出承诺:收紧口风,不对任何人透露这件事,否则,不管是谁,一律撵出客栈。
“八家子”客栈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梁氏客栈的报答。本来是同一个行道,客源就那么多。旺季再怎么着也行。一进入淡季,就难免出现竞争。人家梁老爹却积极主动地帮助建客栈。此恩不报,何以为人?
王一清引着驼队走到客栈门口的时候,院子里,伙计们已经站成两排,在迎接客人的到来。随后各司其职,不到一顿饭的时间,就把人、驮都安置妥当了。从与领房人简单的对话中得知,这个驼队是从明斯克到张家口堡的,在路上已经走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按照设计的行程,货房子前几天就应该到达七台,但是因为五天前在依林驿站北面的扎门乌德受到匪患干扰,耽误了几天的时间。所以,今天才赶了过来。问起匪患的具体情况时,领房人说,这群匪徒大约有二十个人左右,使用的都是经过改制的清一色长筒,杀伤力很强,但并不是针对他们的,对象是另外一个货房子。这个货房子也是一个驼队,共有五十峰骆驼,五十个人。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把快枪,腰里挎着一个盒子炮。那天,他们路过扎门乌德的时候,驼队货房子刚刚和土匪交上火。驼队货房子控制着大道,以路基为依托;土匪在大道东侧,凭借的是一条不太高的土埂。此前,为了安全起见,凡是途径这里的货房子,包括碎销、行人,都被驼队派出的人劝说到扎门乌德住下了,等到土匪被消灭了以后再赶路。开始,双方只有一些零星射击,枪声时起时伏,具有明显的侦察目的。在基本了解了对方的实力以后,将近中午时分,驼队货房子突然向匪徒们发起了冲锋,一阵激烈的枪声过后,匪徒们就被打得七零八落的了。但这帮土匪是出了名的悍匪,一个个都特别顽劣,每个人骑着一匹马,背着一支枪,马术、枪法都相当精湛。尤其擅长单打独斗。激战中,即使被打断腿,或者打瞎了眼睛,浑身淌着血,也绝不服软。要干净、彻底地消灭他们,非得拿出一定的时间才行。在把匪徒们冲垮以后,货房子立刻化整为零,两人一组,开始追击。草原上随时随地都能听到枪声。经过一个下午的追杀,大约人定时分,货房子俘获了最后一个土匪。这个土匪正是这群土匪里的“杆子头”。让人奇怪的是,那么密集的枪声,他的身上竟然没留下一处伤口。从对匪首的审讯中得知,包括他本人在内,这群土匪共有二十一个人,在这一带已经盘踞了十五六个年头,杀人无数。经过清点,被击毙的匪徒正好是二十个人。这就是说,这股土匪已经被全部歼灭了。货房子当即将商旅、行人们召集在一起,打算当着大伙儿的面,对这个土匪头子进行处置。谁知,匪首绝望地朝周围看了看,居然头一低,大吼一声,咬舌而死。这时,人们才发现,这个打土匪的驼队货房子,五十峰骆驼都是清一色的白驼,除了眼睛和蹄子,从头到尾,没有一点别的颜色。五十个人鼻子以下全都罩着一块灰褐色的纱巾,就是白天也很难看清楚他们的真实面目,更不要说是晚上了。随后,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一挥手,驼队马上自动变成两行,一路向北去了。
神秘的白驼驼队货房子,在扎门乌德一带横行了十五六年的一股悍匪,激烈的枪战,只听得王子清和几个伙计身上一阵阵发冷。依稀记得,他们好像在哪里听说过这个驼队货房子。仔细一想,噢,是听侯发瑞讲的。
三
那年,侯发瑞带着两个伙计到张家口堡了解木材市场,回来时,没听朋友的劝告,冲破四个人的拦阻,跑到三台坝北面不一会儿,南面就响起了密集的枪声。这时,夜幕已然降临。长枪子弹滑出的尾线,一道接一道,特别分明。枪声告诉人们,交战双方,一边人多,但枪支差;一边人少,但枪支好。结论是显而易见的。稍后,人多的这一方,左面、右面、后面同时响起了枪声,枪子儿划出的弧线接地的距离最多不过几十步远。显然,这是一次包抄。对面,子弹的尾线逐渐减少,方向随之改变,能想见被包抄一方的慌乱与惊恐。激烈的交战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就结束了。接着,隐隐约约地传来一阵欢呼声。至此,侯发瑞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一带果真不安宁。当时,自己不听劝阻,冒昧“闯关”,的确是一种冒险行为。转而对张家口堡那几位朋友的追赶、劝谏,和没有留下姓名的那两个护送自己和两个伙计脱离险境的人,充满了感激之情。稍后,从后面上来几个碎销。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与土匪展开枪战的,正是那个驼队货房子。关于土匪的情况也与高个子介绍的一样。现在,匪徒们已经被驱散,白驼货房子正在分头围歼他们。估计再有三五天的三间,三台坝一带就彻底安静下来了。碎销们接着告诉侯发瑞,听当地人说,驼队货房子把这几股土匪灭了以后,准备往北面去,目的还是打土匪。侯发瑞立刻想到,只要白驼货房子从南面上来,就很可能会在客栈住宿。到那时,一定要见一见他们,当面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于是,回到七台后的第三天,侯发瑞就和那两个伙计守在梁氏客栈对面的大道旁边,等着白驼驼队货房子。可是三个人轮流着等了一天一夜也没等见。第二天深夜,发现从南面上来一个货房子,但分不清是车队还是驼队,既听不见铃声,也看不见灯笼。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跟前。不错,正是那个驼队货房子。看来,前几天与土匪的那次较量,驼队一点没有受到损失。让侯发瑞他们奇怪的是,待驼队走到梁氏客栈对面时,跨在头驼背上的人忽然转过身来,对着客栈作了一个揖,然后便继续向前了。显然,这一揖的对象是客栈,说明这个人和客栈很熟,至少曾经在这里住过。那么,他是谁?为什么要组织这么个不装一点货物的货房子?
现在,同样的问题又出现在王子清的脑子里。但他也一时琢磨不透。结论只能借助表面:领房人所说的这个驼队货房子和侯发瑞讲到的那个驼队货房子是同一个货房子。他们在打土匪。可是从来没听说过张库大道上有专门打土匪的货房子。难道是北上打土匪,南下运送货物?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得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单程贩运,别说是弹药的耗费了,连驼队自身也很难维持。再说,没有人会傻到这种地步。抛出去那么多银子,居然不赚一个子儿,却去打土匪。想来想去,问题还是回到了最初的那个节点上:这个货房子,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驼工们已经开始在俄式餐厅用餐。餐厅总管赵德仁在厨房和餐厅之间来回走动着,一边指导餐厅的厨师们制作饭菜,一边征求食客们的意见。
作为“香透天”小吃店的店主,赵德仁精通面食制作,对面案上的事可以说了如指掌。制作起面食来得心应手。这得益于赵氏家族祖上的传承。
“香透天”小吃店也是七台的一个老字号。早在康熙末年,赵氏家族就有了这份产业,传到赵德仁手里已经是第五代了。店里制作的小吃,包括麻花、月饼、糖腰子、锅盔、油旋儿、糖枣、馓子、蛋糕、点心、馃子、莲花豆等,总共四五十个品种。因为用料讲究,配方得当,做工精细、火候恰切,无论哪种小吃,入口都特别香。但用料时,不用戥子,也不上称;一只碗,几个手指拢在一起,一挖一抓,就妥当了。有人问赵德仁为什么不上称?他说,心平为称。心平了,还用得着上称吗?小吃店一动火,整个七台都是香的。不光是人,连喜鹊、麻雀、画眉这些小玩意儿,也会急急忙忙地从别处飞过来,选择一个地方,停留一会儿,闻一闻,瞅一瞅,甜甜地叫几声;接着,抬起头,顺着风向,朝天空凝视着,似乎在想,顺风飘走的香味儿怕是连天上都香透了吧?当这个细微的情景变成传说的时候,“香透天”这三个字,也就变成了“香透天”小吃店的字号,成为一块知名品牌,挂在人们的嘴上了。
对老祖宗的这份产业,赵德仁一点都不剩地接了过来。最重要的是技艺。赵德仁生性憨厚、实在,这也体现在经营上。小吃店的原料配方可谓“绝技”。可是对他来说,却没有一点秘密可言。别人一问,他就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人家。奇怪的是,赵德仁说的清清楚楚,对方听的明明白白,具体操作时还用了称,甚至上了戥子。可是再怎么精心,也做不出“小吃店”的味道。为了把赵家的这套绝活儿学到手,等赵德仁制作食品的时候,一些人就守在旁边看着;看得聚精会神,一丝不苟,问什么,赵德仁就告诉什么,操作起来却还是老样子。这样,“香透天”也就一直独占鳌头地在七台“香”着。赵德仁当了客栈餐厅总管后,除了管中式餐厅,还得管西式餐厅和俄式餐厅,其中俄式餐厅接待的客人最多。这就得懂得一些俄式餐饮技艺。别人觉得很难,赵德仁说,不要紧,触类旁通嘛。便试着学。场所就是梁氏客栈的那个很大的俄式餐厅。以前,“香透天”小吃店的很大一部分产品,都到了梁氏客栈的这个俄式餐厅。现在,它成了赵德仁革新”八家子”客栈俄式食品的试验“基地”。隔几天,就能悟出一点东西,终于有了些门道。现在他把这些门道全都用在“八家子”客栈的俄式餐厅了。
餐厅里,驼工们兴致勃勃地吃着;院子里,十几个伙计正在铁匠铺跟前帮着“老铁匠铺”的掌柜杨玉柱,另外还有十几个铁匠,为骆驼挑刺。据驼工们讲,为了躲避那场枪战,驼队离开大道以后,慌急之中,走进了一片针茅草地,齐刷刷的匈牙利大针茅,茅尖又粗、又硬,又长,穿透力极强,骆驼们的蹄子上当下就扎了许多刺。亏了它们那种惊人的耐受力,要不,很难忍着脚底的疼痛走完这段路程。现在必须把驼蹄上的刺全都挑出去。这是大白天货房子在客栈停下来的主要原因。
为骆驼挑刺,骆驼必须跪在地上,将四个蹄子露在外面才行。这就得有人帮忙。帮忙的人先是发出一片“苏古”、“苏古”的叫声,待驼们卧倒后,再帮着它们把四个蹄子从肚底掰出来,伸在两边,铁匠们这才能走到骆驼跟前,用一种特制的铁质小器械,把扎在骆驼蹄子上的刺一根一根地挑出来。这种器械,形状很像一根三寸多长的大针,上面带着一个很小的圈子。它的发明者是杨玉珠。为了防止挑刺时,一不小心,弄疼了骆驼,猛然站起身来逃走,旁边还得有三四个人守着,其中一个人得把两只手捂在骆驼的眼睛上,轻轻地拍着,让骆驼感到舒服、踏实,这样,一旦挑刺人有所闪失,也不至于出现意外。好在这些骆驼毕竟见过大世面,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磨难和处置,在铁匠们为它们清理针刺的时候,居然都能安安静静地卧在地上,任由匠工们去处置,即便偶尔被弄疼了,身子也只是微微地抖动一下,就又乖乖的了。整个过程自始至终都很顺利。等到驼工们用完餐,从餐厅陆续出来的时候,骆驼们已经挑完刺,开始在院子里慢慢地溜达上了。一百五十多峰骆驼聚在一起,来回走动着,就像一片沸腾的群山,情境特别壮观。引得许多住在客栈的人都跑出来观看,还时不时地评点一番。骆驼们则悠闲地喷着鼻子,迈着贵族式的步子,不慌不忙地走动着。
这时,门口突然响起一个声音:“嚯,这场面,够讲究的!从哪里来的货房子?俄罗斯,还是蒙古?”随着话音,杨茂盛大步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足有一百辆车的旱板车队。王子清回过头,笑着说道:“看来,财神爷又来叩杨大掌柜的门了,看这车队,见头不见尾的,绸缎?还是茶叶?”“还有许多上等瓷器呢!正经的景德镇产品。”杨茂盛说。“这个货房子是从白俄罗斯的明斯克过来的。离这儿远着哪!”王一清说,“杨大掌柜的,你领来的这个货房子是住宿?还是打尖?”“当然是住宿了。” 杨茂盛回答说:“赶了整整一夜的路,再怎么着也得喘口气吧?”随后压低了声音,“一场恶战,听得也怕人!”“是在扎门乌德一带吗?”王子清问道,声音同样很低。“离扎门乌德不远。”杨茂盛说,“该不是他们也遇上那帮土匪了吧?”王子清点了点头。
客栈开始为车队安排食宿。院子里,到处都是伙计们忙碌的身影。王子清不时回过头,朝南面望着。“你别心里犯嘀咕,我去过梁老爹那里了,是他让我把车队领到你这儿的。那边早就满员了。”杨茂盛说,“别以为自己做得巧妙。你们那几根儿花花肠子,能绕得住别人,还能绕得住我扬大掌柜的不成?眼睛里长着刺呢,就是白天,也能看见天上的星星。你信不信?”说到这里,忽然“咦”了一声,将目光放在了正在跟前走动的几峰骆驼身上。这几峰骆驼通体洁白,就连四个蹄子也没有一点杂色。鼻孔黑洞洞的,前胸出奇的宽,两个眼眶向外凸出着,眼球好像要挣脱眼眶的束缚跳出来似的。个子不高不低,背上驼峰高耸,中间是一道很深的沟,从头到脚笼罩一种如同梦幻一样的东西。再仔细一看,驼队里还有许多长相一样的白驼,数了数,整整五十峰。“这些骆驼都是这个货房子的?”杨茂盛问道。“对,今天,客栈只有这么一个驼队。别的,不是旱板车,就是马队。”王子清说。“我想见一见这个货房子的领房人。和他聊一会儿。”杨茂盛说,“你能为我引荐一下吗?” 王子清说:“当然可以了。我这就领你过去。”
这以后,在一个装饰讲究的房间里,杨茂盛与驼队领房人热情地交谈起来,开始是一些路途上的所见所闻,随后便把话题转到了那些白驼身上,重点是它们的来历。因为有”八家子”客栈掌柜王子清的引荐,领房人毫不隐讳,他很坦诚地告诉杨茂盛,他这个驼队货房子里的五十峰白驼,是从一个俄罗斯货房子领房人的手里买来的。时间是二年前的夏天。当时,他们正在张家口堡采购货物。与他出面商谈的是一个中介人。据这个中介人讲,这个俄罗斯领房人兼有货房子掌柜的身份。当时,他的货房子里共有一百五十峰骆驼,全部是清一色的阿拉伯白驼,年龄都在五岁左右,正值青春年少的时候。他打算卖掉五十峰,自己留下一百峰。交易是在张家口堡大境门外进行的,但他本人自始至终没有出面,一切都是由中介人从中操作的。买卖成交后,中介人特别嘱咐他,今后,这五十峰白驼不要转手卖给别人。适当的时候,卖主会以高出卖价至少百分之五的价格,把它们赎回来。显然,这句话的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个内容:时下,领房人之所以卖掉这些白驼,纯粹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内里详情就不是他能够了解的了。问起白驼货房子掌柜的名字时,驼队领房人说,当时他没问,对方也没说。
告别了货房子领房人以后,不一会儿,杨茂盛就出现在梁氏客栈的客厅里。
(待续)
作者简介:
里快,内蒙古商都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创作,;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兼职教授,内蒙古中青年作家文研班学员导师,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迄今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50多万字,体裁涉及诗词曲赋、小说、散文、戏剧、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多个方面,以小说、诗歌、文学评论为主。 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国家级知名报刊杂志发表;多部作品被《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新华文摘》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