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应公益群“童书悦读季”群主、我的老朋友、大连出版社副总编辑毕华书先生之邀,所做的一次群内语音交流的文字版,经整理编辑而成。 “童书悦读季”关注孩子在阅读中的成长和在成长中的阅读,聚集了大批热爱孩子、保持童心,致力于童书阅读推广和保卫儿童想象力的优秀专业人士,他们是作家、画家、老师、诗人、编辑、音乐工作者、图书馆工作者及各领域从业者,当然他们首先是家长。在这里,大家会定期分享彼此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外对推动国内阅读所做的努力和思考,热烈而且直抒胸臆。在这里,我常常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呵护童心天真的使命感和情怀,强烈而且真挚。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建市(375年)早于建国(150年),是位于魁北克省西南部圣劳伦斯河上的一组岛屿,距离美国最近的海关不到一小时车程。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它一直是加拿大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但是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后,因为纠结于法语文化而滞抑,被多伦多赶超。这里航空工业、设计业、电影工业发达,近两年人工智能行业成为后起之秀,有多家世界级的软件公司已经或计划在这里投资。法语是蒙特利尔的官方语言,超过二分之一的居民是讲法语的法国移民后裔,这使得蒙特利尔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法语城市。2016年我孩子入读当地英语学校9年级,法语也是主课,必须从零学起。
要了解蒙特利尔少年儿童阅读的生态,公共图书馆是一个最好的窗口,也是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加拿大在1854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普通条例》,这个条例规定各地议会必须在学校、县市和政府机关设立图书馆。今天,遍布加拿大的图书馆网络由国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组成,它的法规、设施、人文环境已经相当完备。
400万人口的蒙特利尔市拥有65家图书馆,曾在2005年被评为“世界图书之都”。这些图书馆遍布岛内各个社区,面向所有公众免费提供基本服务,包括像我这样的外籍暂住人员。只需要办理一张图书卡,就可以使用全市所有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包括馆际互借和通借通还等多馆协作支持的服务。如果只是阅览馆藏资源或者使用图书馆设施,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就可直接进入图书馆内自助服务。
图书馆是蒙特利尔儿童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家、学校以外的“第三空间”,很多孩子从蹒跚学步起就和父母亲一起出入图书馆,他们由各种绘本、语音图书陪伴着开始体验读书的乐趣。放学后的中小学生,一起在图书馆看书、写作业,更是司空见惯。图书馆一般都会设置儿童阅览活动区,里面有适合儿童身高的桌椅,各个年龄阶段的童书,有的图书馆还为低龄儿童准备拼图、串珠等玩具,为钟爱涂鸦的小朋友准备蜡笔和涂色纸。周末则通常会为5岁及5岁以下儿童准备双语“故事会”,讲故事的大多是来自各所中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他们都是志愿者。
图书馆还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包括1岁半以内的孩子,组织音律、戏剧、科学、生物、绘画、乐高机器人搭建等各种形式的讲座、展览、主题活动,蒙特利尔每年的文学节、游戏节,公共图书馆都是主战场。我们用图片来看看那些我们通常以为不能在图书馆干的事。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我所住社区图书馆2018年1月-5月的少儿活动
2016年10月开始,蒙特利尔陆续有13家图书馆开放了一项新业务——乐器无偿出借,还有图书馆主打高科技牌,推出数字实验室、3D打印、3D扫描,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围绕书籍又超越书籍,让孩子们在体验阅读快乐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探索世界、培养想象力的兴致,是帮助孩子们发现兴趣进而发展兴趣的极佳途径,图书馆为他们自主深入学习提供了理想的空间和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活动都是城市儿童文化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常年的、免费的,公共图书馆和志愿者服务是这个良好循环的两大要素。
由于服务项目的多样性、易得性和人文特色,蒙特利尔公共图书馆的到访率很高,有数据显示达700万人次,且每年还在以25%的速度递增。政府在这项公共服务中坚定、持续的投入和引导,是因为图书馆润物细无声的无形产出值得所有家庭、所有人期待吧!
下面用图片特别介绍一座有百年历史、历经五次翻新扩建并带有温室花园的社区图书馆——Westmount 图书馆,它在1911年的扩建中就增加了有独立出入口的儿童阅览室。在这组照片中,我们能看到图书馆文化作为蒙特利尔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城市生活中所传达出的生命力、人文价值和普世情怀。
以上图片来自http://chuansong.me/n/2765804
那么这边的孩子们都读些什么书呢?
可以从两部分来看,一部分是跟课堂学习有关的阅读,一部分是课余及暑期阅读。这里我会重点以一所魁北克省450余所中学中多年排名前三甲的法语私立中学——圣·安中学一名8年级优等生Sabrina为例,列举他们在阅读种类、阅读数量、阅读深度、自主性以及阅读体验等多个维度的一些数据和信息,以此来初略呈现加拿大中小学人文阅读的风貌。
圣·安中学始建于1861年,最初是女校,由修道院的修女执教。在2016年10月圣·安中学一年一度的校园开放日,我参观了这所学校,并深深地被她的人文气质和艺术气息打动。
这里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我想也间接地培养了孩子们丰富灵动的内心世界吧,一个饱满鲜活的内心世界一定是阅读和思想的沃土。(以下有部分内容和图片曾经用于本公众号2016年9月的文章《一所中学,拥有大学的气质》)
教堂改建的图书馆及阅览室一角
各个视角看到的圣·安中学
这里的法语课、英语课就相当于我们的语文课,教材常常是整本的文学书,这些书可能是小说,虚构的或非虚构的,有时也会是图文相夹的图画类书籍。一学年下来老师要求必读的与课堂学习相关的法语书,Sabrina大约看了七八本,英语书三四本,这些都是要求精读的,因为课堂学习、作业、考试以及Project都从这些书中来。
Project是西方教育当中一种典型的综合学习和大作业模式,在评分系统里拥有较高的权重,因为它锻炼了孩子们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学习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合作精神、领导力等各种素质,是综合性任务。从小学开始,不同课程就设计有各种各样的Project,让学生们去独自或组队完成,没有标准答案,交上来的作业常常精彩纷呈。
Sabrina7年级时曾经有一项历时一个月、与阅读体验有关的法语课Project,非常有代表性。老师要求他们各自选一本喜欢的书读,然后以多幅插画表现书中精彩内容,最后在课堂上用3分钟时间表述书中人物和插画情节,与同学们分享。她选的是一本名叫《纳尔迦的护身符》的200多页的科幻小说,讲的是一个14岁的巴比伦孤儿马纳伊被女神伊什塔尔拣选,去执行一项危险而艰巨的任务的故事。马纳伊孤苦弱小,根本不是当英雄的材料,但是只有他才被赋予了超能力,去摧毁由古文明部落流传下来的邪恶护身符。
一旦纳尔迦人拿到护身符来重组时间序列,那么世界将堕入黑暗和邪恶。马纳伊的任务就是回到护身符碎片所藏身的各个历史年代,从巴比伦到的圣殿,从黑死病横行的巴黎到1824年青年狄更斯生活的伦敦,从17世纪第一个欧洲人定居美洲地——Ville-Marie城到基督诞生前5000年的埃利都,将护身符碎片一一找回……
Sabrina用了一周左右时间读完小说,然后完成了八幅插画。这些插画表现了马纳伊在接受任务前虽然孤独但还算轻松的生活。(以上部分内容曾经用于本公众号2016年12月的文章《做作业=玩,难道不可以吗?》)
下面是Sabrina其他几本课堂阅读的书籍,我注意到其中有《小王子》一书。。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体会作者在书中传达的情境,老师会设计一些新颖的作业,比如寻找与小说人物或情节相匹配的歌曲,排演剧目,制作小电影等,在这样的体验中,孩子们就会期待开启更多未知的阅读旅程。
我的孩子今年10年级,这学期英语课读了《华氏451º》《1984》《了不起的盖茨比》《麦克白》四本书,每本书都会有一项写作的作业(Essay),大都是议论文,要写好的确需要花不少时间去构思、查资料、斟词酌句。其中《了不起的盖茨比》,老师要求他们补充书中细节,以穷小子盖茨比的口吻给黛西写一封情书,使黛西泪流满面却最终选择离开。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他们未来恋爱的预演。儿子打印了发黄的信纸、用了漂亮的花体,语言上反复推敲,然后郑重封印。那一刻,他俨然就是盖茨比。
一年中,暑期是孩子们大量阅读的时段,很多学校的各个年级都会在放假前推荐暑期阅读书目,通常有二三十种。这里有一些孩子是重度阅读症者,200多页的书一年能读上三四十本。Sabrina一年下来利用课余及暑期读了将近20本小说,内容广泛,有不少是同学间相互推荐的。她比较喜欢系列科幻小说,但这个假期她计划看些历史书或传记,这一点和同年龄段中国孩子的阅读爱好差不多。加拿大书贵,所以孩子们先是在图书馆的网站上浏览一圈,把能借的先借到手,然后再买。
当然,在孩子们中流行的小说当中,也会出现一些内容令学校和父母忧虑的书,比如《汉娜的遗言》,英文书名是13 Reasons Why,改编的电视剧第二季正在热播。女孩汉娜割腕身亡,她的朋友陆续接到她死前录制的一系列磁带,磁带内容是她亲口揭露把自己推上绝路的13个原因。去年第一季上映时,学校给所有中学部家长发过邮件,希望家长意识到校园霸凌、、性侵、精神疾病等给带来的沉重困扰,学校会随时准备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这边的做法通常不是禁止和回避,而是让孩子们了解现实世界,遇到问题寻求帮助和解决办法。
下面这个书单是一所英语私立学校2016年8年级暑期阅读书目,记得我当时在亚马逊上查了一遍,所涉及内容很丰富,也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有不少是获奖的作品,其中非虚构小说的第一本Into the Wild就是我们熟知的改编自真实故事的《荒野生存》。可见,这边孩子们读的一部分书非常接近真实生活。
在加拿大居住的两年里,公园、草地、地铁公交、街边长椅、咖啡厅、露天餐厅、购物广场的休闲区,随处可以看到捧着书埋头看的人,什么年纪都有,而且常看到某个角落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端着书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远远看到,那种感觉真的很特别。